时代呼唤建筑产业现代化

时代呼唤建筑产业现代化

ID:20420945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时代呼唤建筑产业现代化_第1页
时代呼唤建筑产业现代化_第2页
时代呼唤建筑产业现代化_第3页
时代呼唤建筑产业现代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时代呼唤建筑产业现代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时代呼唤建筑产业现代化王瑞红近日,一场名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变革正在悄然兴起。6月10日,由山东万斯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济南西客站片区安置三区小学主体正式封顶。据有关方面介绍,这些建筑是像造汽车一样建造出来的,不仅具有防震性,而且节能降耗,实现了建筑业的一场革命。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如果盖房子变成这样,那么,楼梯、内外墙、楼板等部件,就是从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事实确实如此,在建造现场,施工方就像造汽车一样,工人一块块将这些部件拼装起来,建造过程消除了人工的差别,实现了建筑的标准化和节能化。而这样的产业现代化建筑方式,将是今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变革,同时也

2、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建筑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6月10日,按照这一模式建造的山东省首个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试点项目——山东济南西客站片区安置三区小学主体正式封顶。这个总体量1万多平米的建筑,其整体装配方式已被国家重点推广,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最重要的一种方向,既是全省首个试点项目,也是该省在建筑产业现代化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据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时期,2013年完成总产值15.9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目前建

3、筑业农民工技术好的月工资近万元,工资收入不低,而平均年龄42岁,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干?”从事建筑业近30年的张波自问自答,建筑业农民工像蜘蛛侠一样在脚手架上劳作,风吹日晒雨淋,危险性高。因此,建筑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何谓建筑产业现代化?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邢建平说:“一般的理解是在‘工厂里造房子’,在建筑工地上对已经生产好的墙板、楼梯等建筑构件进行组合拼装。”他介绍说,“建筑产业现代化不仅是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或是施工过程的产业化,而应当是在形成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建筑全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即包括材料

4、、设备、设计、施工、安装等从上游至下游全产业链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所以,建筑产业现代化首先是一种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就是由现在半手工半机械比较落后的建造方式,转变成一种工业化生产方式。从住宅产业化角度看,在建设过程中,80%的建筑构件是在工厂制作,只有20%现场拼装,进度可以极大提高。盖一栋别墅,传统方式半年以后才能完工,用住宅产业化施工,现场15天就可建成。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施工程序,由大量人工现场作业变为工厂化构件生产,而工厂化构件设计可以使建筑更为科学精细,现场装配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损害,减少建筑垃圾,实现节能减排。从标准

5、化发展角度看,建筑产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以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取代传统的设计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电子数字和智能技术的机械操作,做到精确施工。尤其是从专业设计角度来说,标准化的第一步就是设计。由于产业化要求现代设计的许多数据必须精准定位,进而可以迫使传统建设中的粗放体系得到本质改变,并可避免生产中的人工失误。因此,标准化设计是全产业链整合的基础,也是实现产业化在不同标准下改进建房模式的重要依据,它的推广和应用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变化。推动建筑产业化革命,将影响社会变革据统计,产业化住宅比传统施工住宅在建设方面可节约钢材约10%,节约木材约80%,节约水资源约5

6、0%,降低施工能耗近40%。产业化给建筑业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解放了建筑工人,建筑工地上原有80%的人都不需要了,而剩下的20%劳动强度也会降低。原有的80%的人并不是失业,而是进入了工厂,成为产业工人。目前我国有1亿多建筑业农民工,通过对农民工生产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化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革命,而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革。尽管建筑产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但现实并不乐观。据统计,在新建建筑中,我国工业化建筑比例不到1%,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比例相比,差距巨大。资料显示,万斯达从2003年就开始探索建筑产

7、业化,投入资金1亿多元,拥有专利200多项,其中“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2013年被授予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成为山东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尽管如此,目前公司仅仅拿到4个产业化试点项目。从中可见,通向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产业化发展。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技术标准滞后、建造成本偏高、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利于工业化住宅发展是三大瓶颈。同时,专业工人太少,构件厂发展太慢,无论技术还是生产规模都跟不上也是一大原因。据悉,早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

8、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要建立新的建筑体系,通过科技手段,改变过去落后的生产方式、低质量的建筑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