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名称-安全管理网—安全培训,安全网,安全管理

标准名称-安全管理网—安全培训,安全网,安全管理

ID:20426348

大小:1.00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9

标准名称-安全管理网—安全培训,安全网,安全管理_第1页
标准名称-安全管理网—安全培训,安全网,安全管理_第2页
标准名称-安全管理网—安全培训,安全网,安全管理_第3页
标准名称-安全管理网—安全培训,安全网,安全管理_第4页
标准名称-安全管理网—安全培训,安全网,安全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标准名称-安全管理网—安全培训,安全网,安全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XXXXX—XXXX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快速测定铅及其化合物Methodsforrapiddeterminationoftoxicsubstanceintheairofworkplace:Leadanditscompound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17.12)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AQ/TXXXXX—XXXX前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

2、起草。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7)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本标准起草参与单位:北京中瑞环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环境保护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玢、刘艳、陈娅、赵岩、刘峻通、栾旭东、董艳、秦妍、马虹、蔡馨、刘金凤、周晓辉。本标准年月日首次发布。7AQ/TXXXXX—XXXX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快速测定铅及其化合物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浓度的

3、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浓度的快速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1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文件3.1 空气收集器aircollector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溶胶态铅及其化合物的器具,

4、分为A型和B型空气收集器(参见图a)和图b))。注:改写GBZ159-2004,定义3.4。图a)A型空气收集器图b)B型空气收集器4 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法7AQ/TXXXXX—XXXX1.1 原理利用X射线管产生的原级X射线照射收集在滤膜上的铅及其化合物,会产生特征X射线,根据探测器测量的荧光强度和标准曲线计算铅及其化合物质量。1.2 仪器1.2.1 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配备钯靶微型X光管,具有硅漂移探测器,谱线Lα。仪器测定方法的性能指标应符合GBZ210.4的规定。1.2.2 空气采样器,流量应符合GBZ/T1

5、60.10的规定,采样前和采样后需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误差小于5%。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1.2.3 空气收集器。1.3 试剂与材料1.3.1 铅及其化合物标准滤膜样品。滤膜上铅及其化合物应分布均匀。1.3.2 混纤微孔滤膜。孔径0.8μm,滤膜直径与空气收集器相匹配。1.4 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1.4.1 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应符合GBZ159的规定。1.4.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1.4.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

6、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1.4.4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1.4.5 采样后可直接测量。若需转运,应将滤膜的接尘面朝上放在滤膜盒里,放入清洁容器中运输和保存,不应对折,避免X射线测定面被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振荡。在干燥、洁净的室温下样品可长期保存。1.5 分析步骤1.5.1 设定仪器条件:根据不同型号仪器的配置不同,测定条件不同,需根据仪器应用情况选择最优的测定条件,包括测定时间、谱线、X射线管电压、X射线管电流、X射线准直

7、器尺寸和X射线一次滤光片。仪器测定条件参数示例见附录A。1.5.2 标准曲线的绘制:测定系列浓度铅标准样品,选取4个浓度,范围应至少涵盖0.5倍~10倍限值浓度。每个浓度的滤膜中心点重复测定3次,以荧光强度均值对铅浓度(μg/cm2)绘制标准曲线,储存于设备中,长期使用。1.5.3 测量前仪器校准:每批样品测定前应使用质量控制样品核对标准曲线,测量结果相对偏差应控制在5%以内,否则应重新建立标准曲线。质量控制标准样品不应与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样品批次相同。1.5.4 对照试验: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

8、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7AQ/TXXXXX—XXXX1.1.1 样品测定:相同测量条件下,对于A型滤膜样品,选取样品滤膜上的3个点(参见图1),每个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