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

ID:20426590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2

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_第1页
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_第2页
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_第3页
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_第4页
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导语: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教育哲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欢迎阅读。  :哲学家如何理解哲学也就如何做哲学。不同的哲学观影响着教育哲学探究的方法。教育哲学学科产生的历史说明了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不是科学的方法;而现代哲学不再是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排除了科学方法的运用。教育哲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思辨的方法、历史的比较方法、概念分析方法、解释学的方法和现象学方法;哲学乃至教育哲学是一种互相质疑和

2、辩护的活动,需要论证。方法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教育哲学探究的目的和独特的功能在于教育理想和价值的引导,在于提供和培育反思和批判的哲学态度,在于增进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哲学;教育哲学;研究方法;哲学态度;教育价值;理解  哲学家如何理解哲学也就如何做哲学。不同的哲学观影响着教育哲学探究的方法。方法意识制约着教育哲学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水平。  一、教育哲学研究方法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做什么都有方法。镰刀和锥子,一个是用来割作物的一个是用来穿孔的,其形式取决于它们的用处。一般来说,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进行的

3、哲学思考。我们从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中会得到其使用方法方面的启示,而明确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更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不是科学的方法。  (一)从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历史中,认识其研究方法不是科学的方法  人类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追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与19世纪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形成了“教育科学”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是在与“教育科学”的纷争(区别

4、)中产生和形成的。①20世纪初的“教育科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上是指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学而形成的“科学的教育学”或“实验的教育学”,如德国的梅伊曼(E.Meumann)和拉伊(acVannel)提出“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关系的问题,表明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自我意识初步萌芽,尽管他所著的《教育哲学纲要》(1912)论述的问题很宽泛。在与“教育科学”的分庭抗礼中,人们认识到“有一类问题,教育科学与教育史,都不能满意地解答”[1],这便是教育目的和理想的问题,这一根本和永久的问题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

5、也就是说“科学给我们以事实,事实本身是很重要的;可是科学不能给我们以理想,亦不能教我们如何选择理想。理想的选择不是科学家的事,而是哲学家的事,所以,除教育科学外,应有教育哲学和它并行。”[2]  由此,我们说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②,产生之初,其探究方法就不同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即不用实验法、调查与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形而上学-规范的研究传统,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思辨的、比较和历史的方法等,这些都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认识到哲学不再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排除教育哲学研究

6、方法不是科学的方法  研究者对哲学和教育哲学的理解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于是,对哲学的理解,就成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前提和基础。  在对哲学的理解中,中国大陆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哲学是世界观,而对其的理解中,包括了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和。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对哲学的解释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而世界观“又称‘宇宙观’。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总的

7、根本看法。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意识观等方面。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4]由此,人们也常说哲学是人生观、哲学是方法论。  哲学是方法论,说明了哲学在思想方法上的意义,这对于教育哲学是有积极意义的。进而言之,教育哲学对思想方式的考察和思考,构成了教育哲学探究的一个基本内容。而哲学是人生观突出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特征。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史子集里,中国哲学可谓是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人生哲学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追求君子人格。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们,如孔子、孟子、朱熹、王守仁等,在论

8、述教育目的和人生境界时,用的是推论、类比,重视的是人生经验,这些都不是科学方法。  这里,值得反思的是: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种认识。如果说,在古希腊,也就是在科学没有像近代那样分化发展的时期,哲学和科学是融合在一起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也是科学家,他们以理论的求真态度,“为世界提供整体解释”③,那时的哲学包括了对自然界的认识,提供了自然的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