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ID:20426654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2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_第1页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_第2页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_第3页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_第4页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该原则对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会计实务中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运用  :  F23  :A  :16723198(2013)12010402  1谨慎性原则的基本理论知识  谨慎性原则又称审慎原则、保守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谨慎性原则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被会计人员所认同接受,逐渐成为一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会计核算原则。我国自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风险越复杂,越需要遵循损益确认的谨慎性,谨慎性正是基于提高市场风险防范能力的需要。当然,谨慎性要求并非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无根据地提高有关各项减值准备,超

3、过合理水平的减值准备就是秘密准备,这将人为过低估计资产或收益,过高估计负债或费用,同样造成会计信息的虚假,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关决策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谨慎性原则的合理运用,对增强我国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2.1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其价值大,回收价值(即提折旧)的期限也较长,但由于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即在平常中的贬值往往比其使用年限中的磨损要快得多,常出现只使用到预期年

4、限的一半左右,此固定资产已被淘汰的现象。为此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或是前几年就收回大部分投资是必然的措施。谨慎性原则为此提出了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加速折旧法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把固定资产价值的大部分在其使用初期各年进行摊销,也就是使固定资产价值加速得到补偿的一种折旧方法。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固定资产在初期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前期多计提折旧符合配比原则。另一方面,当该项固定资产趋于老化或报废时,固定资产的折旧损耗早已全部收回。这正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于一些高新科技企业,由于技

5、术更新换代过快,就更需要选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加速折旧法早已被西方国家的企业广泛采用,其依据主要有两点:但是,在固定资产各期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单位工作量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不够均衡。此外,由于这种方法不适宜采用分类折旧,在固定资产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计提折旧的工作量较大。  2.2计提坏账等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的应收账款中,由于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各不相同,可能有一些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从而造成一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变成坏账,而由于确认应收账款时已经确认相应的收入,从

6、而计入利润。实际上,应收账款的损失使得原来确认的利润高估,但应收账款是否能够收回,在应收账款发生时并不能确定,而为了保证所确认利润的可靠性,在期末则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推算出应收账款的可能损失的数额,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减少当期利润,这就是计提坏账准备。同样,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减值准备等,也是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因此,当按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较高者确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

7、,企业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2.3融资租入资产的计量  在国际上规定,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主要是采取最低的付款额的现值和账面价值来体现的,这主要是因为最低租赁付款额是由产生和收益性两种不同类型的支出而构成的。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租赁资产账面价值的虚涨,充分的体现了稳健性原则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在租赁准则中,融资租入资产的折旧计提年限、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未担保余值的发生和售后租回损益的递延等,都可: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该原则对完善企业

8、会计准则和制度,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会计实务中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运用  :  F23  :A  :16723198(2013)12010402  1谨慎性原则的基本理论知识  谨慎性原则又称审慎原则、保守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原则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