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毕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ID:20430078

大小:6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3

(毕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_第1页
(毕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_第2页
(毕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_第3页
(毕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_第4页
(毕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焦作市为例摘要:焦作一度有70%以上行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煤炭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经过100多年的开采,焦作的煤炭储量大为减少。“九五”后期,焦作市已成为全国47个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1999年,焦作市在充分把握市情、认真分析研究各方面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决策,开始了焦作城市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的步伐。关键词:资源枯竭;低碳经济;焦作市;经济模式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辖11个县市区,总面积4071

2、平方公里,总人口35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2.5万人[1]。历史上的焦作曾以“煤城”著称,是一个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矿产资源萎缩的现实,焦作把发展的着眼点从地下转到地上,从开采矿产资源转到开发旅游资源上来。1999年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多个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制定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1999年,焦作市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的重大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的旅游定位;2001年,着力打造

3、“焦作山水”旅游品牌;2002年,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2003年,“焦作山水”和“云台山”双双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焦作市正式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以云台山为首的五大景区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同;2006年2月17日,世界旅游评估中心和世界旅游推广峰会全球秘书处授予焦作“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焦作成为国内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焦作还获得了“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和“中国旅游魅力城市”称号,国内首家旅游研究基地也在焦作成立

4、。1999年,焦作市各主要景区接待游客仅5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8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到2008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1452.15万人次,[2]旅游综合收入112.7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41倍和76倍。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秉超过10%,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在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经济占城市经济总量达40%以上,从事资源开发、加工的劳动就业人口也超过总就业人口的40%[3]。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资源型城市有260多座。由于

5、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经济的单一性,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转型问题。焦作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研宄焦作经济低碳化之路对其他地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事实证明传统的靠牺牲资源、环境己经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低碳化己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共识。焦作市被列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性城市,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许多值得推广的地方。2焦作市经济发展简介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现辖2市4县4区和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总而积4071平方公

6、里,人口335万人。焦作曾以“煤城”著称,在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云集的河南省,焦作没有什么风景值得炫耀。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从1999年起,却“不识时务”地将旅游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当初激起了当地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有人说,一个“煤城”,一个环境污染在全国都排上号的城市,发展旅游业是异想天开;更有人说,旅游资源,搞旅游开发无疑焦作哪有是痴人说梦。然而,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奇迹出现了。“焦作山水”声名鹊起,“焦作现象”蜚声海内外,“焦作旅游服务”成为响当当的国际知名品牌。焦作旅游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7、,并载入中国旅游发展绿皮书。资料显示,1999年,焦作市接待游客只有51万人次[4],2⑻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匕超过950万人次,是1999年的18倍多;1999年,焦作市主要景区实现门票收入356.69万元,2006年达到了2.65亿元,是1999年的74倍多;1999年,焦作旅游综合收入为1.48亿元,占GDP不足W,2006年达到了73.7亿元,占GDP的10.5%,旅游业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1999年,全市旅游从业总人数不足3000人,H前焦作市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匕存3万多人,间接从业人数右23万多人,是1999年的8

8、3倍多……3焦作市低碳经济转型模式研究3.1依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近年来,焦作市先后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高达36亿元,并直接投入9.6亿元[5],重点幵发建设了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五大景区和焦作影视城、陈家沟、嘉应观、月山寺、韩园、丹河峡谷、森林公园、朱载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