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

ID:20432113

大小:2.1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12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_第1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_第2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_第3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_第4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策略例谈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关于教学的规划、方法和措施。课程模块的目标和内容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高考命题导向,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依据。教材重点、学生学习难点、考试热点,应当成为教学策略设计的重中之重。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一、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内容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

2、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7《化学反应原理》的体系结构及知识内容二、学情分析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之前,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及初中和必修2课程的学习,已积累了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初步概念,这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在学生已有的概念中,有的与即将学习的新概念相容,这将有利于新概念的“同化”;而有的是

3、错误的或者虽正确但停留在认识的表象或局部,这对新概念的“顺应”带来冲突和障碍。了解这些“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将有利于提高新概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之前,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反应原理》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选取十二个核心概念,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内容与结果:1关于对键能与反应热、键能与物质能量关系的认识20.9%的学生认为“生成物键能越大,反应热越大”。这一片面认识可能是由“反应物分子断开化学键后的原子重新组合成

4、生成物分子放出能量”得出,未能全面理解反应物键能与生成物键能和反应热关系。30.3%的学生认为“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高”,误认为键能是物质本身含有的能量,对键能与共价分子的稳定性关系认识模糊。2关于对石墨与金刚石稳定性的认识25%的学生认为“金刚石比石墨稳定”。这与“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两者巨大的硬度反差给学生产生的强烈印象有关。3关于反应热与反应途径关系的认识高达88.5%的学生已认识到反应热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但仍有9.4%的学生认为“相同条件下,使1mol碳先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5、再将一氧化碳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比1mol碳直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多”。可能与“二步反应放出的热量比一步反应多”的想当然有关。4关于对催化剂的认识13.6%的学生认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表明它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变化”。说明这些学生对催化剂定义中“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印象深刻,而对催化机理知之甚少。5关于对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状态)的认识2713.5%的学生认为“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化学反应停止的状态”,表明这些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

6、的认识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另有13.5%的学生认为“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一样多的状态”,说明这些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关系还缺乏认识。6关于对盐酸和醋酸的认识高达63.5%的学生认为“盐酸的导电性比醋酸强”,说明相当多的学生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等同起来。36.4%的学生认为“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中和后,溶液呈中性”,说明较多的学生认为“酸碱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对“中和”含义本质以及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缺乏认识。7关于对溶液导电性的认识13.5%的学

7、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导电能力相同”,表明这些学生将电解质溶液浓度与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混同起来。8.4%的学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溶解10g食盐的1L溶液和10L溶液导电能力相同”,表明这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溶液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8关于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50%的学生认为“中性溶液就是pH=7的溶液”,这主要因为在初中学生就熟悉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忽视了这一标准的温度条件。9关于对碳酸钠溶液的认识虽然学生都知道Na2CO3溶液显碱性,但23.

8、9%的学生认为“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比为2:1”,表明这些学生对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即CO32-的水解还不理解。10关于对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认识45.9%的学生认为“只有生成水、沉淀和气体的反应才能进行”;另有35.4%的学生认为“难溶于水的盐和碱之间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表明初中归纳概括的复分解反应条件和规律已成为学生头脑中的“铁律”,而并不理解这些条件和规律的实质。11关于对原电池的认识11.4%的学生认为“原电池就是实用的化学电源”,表明这些学生对原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