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及东南亚

二、中国及东南亚

ID:20432998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9

二、中国及东南亚_第1页
二、中国及东南亚_第2页
二、中国及东南亚_第3页
二、中国及东南亚_第4页
二、中国及东南亚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中国及东南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在地理上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的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陆桥”连成一气,许多高山和大河向南伸延到中南半岛,形成山河纵列、峻岭与平原交错的地形,并伸入海洋形成许多岛屿。奔流在这些山间的河流,大都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如缅甸的萨尔温江上游是我国的怒江,伊洛瓦底江源于我国的龙川江,泰国的湄南河上游在云南,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的湄公河上源为我国的澜沧江,在越南入海的红河上游为元江,它们都是国际性的河流,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天然水道。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文化上有诸多的“亲缘关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

2、、长期发展起来的水陆交通,把中国西南部与东南亚紧密联结在一起;二、越南属“汉字文化圈”,全面受到中国文化的薰染;三、华人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四、众多的跨境民族,与东南亚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五、佛教的传播,使中国与东南亚都进入了一个共同的文化圈。1、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发端很早,大抵有三途:一是南方丝绸之路,二是中国与南洋的海上交通;三是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近代以来则有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及睦南关至越南河内的铁路,还有海运与航空。在中国西南部有一条隐藏在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的南方丝绸之路,它之所以鲜为人知,是因为它是一条民间开辟

3、的道路,而且起点不在中原的京城。南方丝绸之路由三条路段组成:一条是由蜀地(成都)经(宜宾)、汉阳(威宁)、味县(曲靖)至滇池、洱海的“五迟道”,另一条是由蜀地经邛都(西昌)渡金沙江抵叶榆(大理)的“灵关道”,两道合路后经永昌(保山)、滇越(腾冲)入缅甸的称“永昌道”。这条道路长期是中国经缅甸达印度的古道。通往南洋的海路始于汉代。三国时吴国遣康泰等出使海南诸国,自晋代法显从海道归来高僧往来不绝,宋代海运至天竺国、狮子国,元明时期直航阿拉伯半岛,途中必经东南亚各国。郑和下西洋对东南亚产生了深远影响,船队到达占城、爪哇、真腊、旧港(印尼巨港)、进罗、满刺加(马六甲

4、)、渤泥、苏门答腊、阿鲁等地,留下许多遗迹。湄公河如前所说,沟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河流有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及红河,这些天然水道很早便被利用,尤以湄公河为著。这是一条民族大走廊,许多跨境民族都居住在澜沧江与湄公河流域,历史上的哀牢国、真腊王国、澜沧王国、南诏国、大理国、景龙金殿国、八百媳妇国都通过这一水道交往。它是中国通往东南亚陆地国家的大动脉,穿越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国,老挝的首都万象及柬埔寨首都金边都在湄公河畔,沿岸有许多城市和港口,湄公河三角洲乃是肥沃之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有重要作用。2、在东南亚各国中,越南受中国文化的影

5、响最深,这一方面是历史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汉字在越南长期通行,因而有条件全面吸收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最大受惠国。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发士卒戌守五岭以南,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便将越南北部和中部纳入象郡,开始了越南史上的“郡县时期”。越南的镇国古寺汉语和汉字在越南颇为流行。从郡县时期开始,便有大批中原移民和官吏进入越南,致使越南语吸收了大量汉语词汇,据语言学家调查,现代越语中,汉族借词超过50%。由于越南语大体属于汉藏语系,又有大量汉语借词,比较适合使用汉字,所以,自秦汉以来的千余年中,汉字一直是官方正式通行的文字,称为“儒字”。大

6、约在我国的宋代,在广西“方块壮字”(即俗字)的推动下,越南也开始用汉字来表记越南语。自1884年法国占领越南以后,改用拉丁化拼音文字,越南独立后以拉丁文为法定文字,称为“国字”。3、“海水到处,就有华人”,这句话表明,海外华人分布很广,散布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但华人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据1991年统计,共计2271.6万人,大约要占海外华人的70%以上。东南亚华人分布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十个国家。十国中,人数最多的是泰国(645万人),其次是印度尼西亚(600万人),再其次是马来西亚(500万人)。华人

7、在当地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新加坡(76.5%),其次是马来西亚(27.3%),再其次是文莱(20.4%)。这种分布状况,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密切的一个重要表征。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6e1d00100en56.html)-2009年09月03日_东南亚之旅_新浪博客华人移入东南亚是从唐代开始的,最早的旅居地可能是苏门答腊,以南部的巨港人数最多,因当时唐朝的国际威望很高,故皆自称“唐人”,其海外聚居地称“唐人街”。宋代海外贸易兴盛,但当时航行主要靠季风,错过季节便只好留居当地,有

8、的长往下来,生儿育女,称为“驻蕃”。元明两代与阿拉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