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

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

ID:2043465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_第1页
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_第2页
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

2、第1... “农田作物有可能逐渐取代石油成为获得从燃料到塑料的物质,‘黑金’也许会被‘绿金’所取代。”《今日美国》里的一篇文章这样说。传统的加工工业是以化石资源为原料和能源进行的,面对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的窘境,世界正孕育着一场用生物可再生资源代替化石资源的资源战略大转移。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革命正在朝着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正在开发的燃料乙醇、多聚乳酸、多聚氨基酸、多羟基烷酸以及各种功能寡糖等可视为这个碳水化合物经济时代来临的前奏。到2020年,预计将有50%的有机化学品和材料产自生物原料。——编者按几年前,身为世界首富的微软

3、总裁比尔·盖茨曾向全世界宣称:下一个超过他成为世界首富的人,必定出自生物技术领域。这是真的吗?许多人在心里小心翼翼地询问。生物工程被誉为本世纪最富价值的产业,国际公认其市场规模是网络经济的10倍。凝聚着人类高度智慧的生物技术将会给我们这个时代以怎样的惊喜?当时光走过2005年的时候,人们依稀看到了答案。就在这一年,生物能源浮出水面。2005年的年底,安徽省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利用秸秆生产车用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油价疯涨的2005回望刚刚过去的2005年,最受人关注、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油价的高涨。2005年8月31日这一天,纽约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创出了每桶70

4、.85美元的历史纪录,而且自10月份以来一直在57美元至63美元的区间波动。这次国际油价涨幅之高、高位震荡的时间持续之长,为上个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所罕见。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我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4年进口原油1.2亿吨,比上年增长34.8%,占国家石油总供给量40%以上。有关专家预计,近期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超过50%。到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另外,大量进口的不仅是石油,由石油派生的石化产品不

5、少也依赖进口,如各种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稀的消费量每年约1700万吨,其中约50%国内生产,20%回收利用,30%依靠进口。石油化纤聚酯年需求量1100万吨,50%原料PTA、乙二醇依靠进口。据权威人士分析,2006年油价仍然难以回落。美国麦克唐纳投资公司首席分析师克鲁津斯基认为,由于需求强劲,炼油能力有限,2006年国际油价仍将居高不下。近日,路透社财经新闻对美、日及欧洲的31家投资分析机构进行了一项调查,几乎所有能源分析机构都预测2006年原油价格仍会在高位运行。盖茨投资生物能源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打开另一扇窗。当一种产品价格高企的时候,市场会去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它的新的产品,来

6、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一年里,发展生物能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于一身的石元春,亲自撰写文章,普及生物质产业的科学知识,呼吁:“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石油短缺已威胁到国家经济与国防安全,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是该采取重大战略行动和创造奇迹的时候了。石元春院士用诗一般地语言告诉人们:为农业开辟第三战场和种出个“绿色大庆”,似乎匪夷所思和过于大胆,但又是那么现实、可行,离我们那么近。他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打破橡胶封锁,国家组织农林科技工冲破了北纬10度的地理极限,将橡胶树种到了北纬18度至24度;为了打破核讹诈,在经济和技术条件还极其

7、薄弱的情况下,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当前,在石油价格猛涨、能源频频告急的时候,发展生物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不仅完全可能,而且也是现实的迫切需求。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比尔·盖茨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投了生物能源一张信任票。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比尔盖茨通过他旗下的投资公司向以玉米生产乙醇的PacificEthanol公司砸下8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买入该公司525万优先股。PacificEthanol公司计划于今年3月份上市。盖茨此举充分表明了他对生物乙醇燃油发展前景的看好。PacificEthanol公司总裁表示:“盖茨的这笔投资反映出以玉米生产生物燃油乙醇,将是替代石油的

8、可行选择,只要油价维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乙醇行业就一定有潜力。”比尔·盖茨心动生物能源是有理由的。2005年美国总统签署实施的新能源法案中提出,到2012年,燃料乙醇的产量要达到75亿家仑,产量比现在翻一番。在中国,近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有官员表示,“十一五”期间乙醇汽油推广利用空间广阔,依靠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产量可以再翻一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