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

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

ID:20439917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0

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_第1页
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_第2页
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_第3页
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_第4页
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井下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分析井下采煤技术,选择采煤工艺,比照两者对采煤生产的影响,选择合理的采煤工艺和采煤方法,提高采煤生产效率。  关键词:采煤工艺;采煤方法;采煤技术;影响分析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能源息息相关,作为能源重要组成部份的煤碳,对国民经济有着得要意义。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探明的煤炭储量高达1万亿吨。虽然最近七年,中国的原煤产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但原煤的消耗量同样巨大,所以分析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对采煤生产的影响,提高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水平,提升富煤和贫煤的采掘效率,让煤矿企业安全高效地生产,意义重大。  一、采煤技术影响分析  1.普采  普通机械

2、化采煤工艺,简称“普采”。普采面使用单滚筒和双滚筒两种采煤机工作方式。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一般位于工作面下端头,这样可缩短工作面下缺口的长度,使货量不通过机体下方,装煤效果好。双滚筒采煤机解决了工作面两头做缺口的工作量,有利于工作面技术管理。  2.综采  综合机械化采煤简称“综采”,是指采煤工作面中全部生产工序都实现了机械化连续作业的采煤工艺系统。综采工艺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单产及安全性;因此是目前最先进的采煤工艺,是采煤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  (1)割煤:割煤包括破煤与装煤。完成割煤工序的采煤机有滚筒式采煤机和刨煤机两种类型。为了适应采高的变化及煤层顶底板的起伏,

3、通常采用可调高双滚筒采煤机割煤。  (2)运煤:刮板输送机的运送能力必须与采煤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应略大于采煤机的生产能力。采煤机割下的煤炭被装入刮板输送机,从工作面运出后经工作面运输巷中的桥式转载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出综采工作面。  (3)工作面支护和采空区处理:工作面支护方式分及时支护和滞后支护两种方式,滞后支护比较能适应周期压力大及直接顶稳定性好的顶板,对直接顶稳定性差的顶板适应性差。工作面使用的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为动力,自行完成对工作面顶板的支撑、切顶、挡矸、护帮、前移、推移刮板输送机和采空区处理等工序。  3.连采  煤房工作面使用连续采煤机

4、完成破煤和装煤,用梭车或可伸缩输送机运煤,采用锚杆支护顶板,使用铲车搬运物料和清理工作面,破、装、运、支等工艺过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这种工作面的机械化采煤技术,简称“连采”。  4.炮采  爆破采煤工艺简称炮采,其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后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用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顶板。  (1)打眼和放炮:落煤要求保证规定的循环进度,工作面平直,不留底煤和顶煤,以减轻对顶板的破坏,降低炸药和雷管消耗。因此,要根据煤层的硬度、厚度、节理和裂脱的发育状况及顶板条件,确定打眼爆破参数,包括炮眼排列、角度、眼深、装药量、一次起爆的炮眼数量以及爆破次序等。  (2)装煤与运煤:

5、炮采工作面大多采用SGW-40(或15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或梭槽自滑运煤,在摩擦式金属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所构成的悬臂支架掩护下,输送机移近煤壁,有利于爆破装煤与运煤。  (3)炮采工作面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目前,我国部分炮采工作面仍采用金属摩擦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其布置方式主要有单柱、对柱和密集支柱3种形式。最小控顶距应保留3排支柱,以保证足够的工作空间,最大控顶距一般不超过5排支柱。由于顶板特征、煤层厚度和保护地表的特殊要求等条件不同,采空区有多种处理方法,但最常用的是全部垮落法。  二、采煤工艺的选择  采煤工艺的选择必须坚持安全、经济、回采率

6、高的原则。采煤方法的选择在基于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煤层的条件选择最合理的开采方法,减少资源浪费,应大力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1.适于采用普采工艺的条件  普采设备价格便宜,1套普采设备只相当于1套综采设备的1/4,而产量可达到综采产量的1/3~1/2。而且普采对地质变化条件适应性比综采强,工作面搬迁容易。普采是我国中小型矿井发展采煤机械化的重点。  2.适于采用综采工艺的条件  综采工艺具有高产、高效、安全、低耗及劳动条件好、劳动强度小的优点。但是综采设备价格昂贵,综采生产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全矿井良好的生产系统,较好的煤层赋存条件以及较高的操作和管理水平。  3.适于

7、采用连采工艺的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