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

ID:2044142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  _第1页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  _第2页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  _第3页
资源描述: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辨治【摘要】肾性蛋白尿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又是肾病恶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病情缠绵,临床疗效较差。文章指出采用健脾益肾、固摄精微、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疏风宣肺之法治疗肾性蛋白尿,可收到良好疗效。【关键词】肾脏疾病蛋白尿中医药治疗蛋白尿常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肾小球、肾小管的损害,或肾脏血液循环的改变,都可以出现蛋白尿,但临床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的蛋白尿最为多见。蛋白尿是肾实质损害的结果,而其一旦出现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持续性大量蛋白尿可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小管-间质

2、损伤、促进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而且尿蛋白量越大,肾功能损害的速度越快,研究表明蛋白尿是肾病恶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尿蛋白是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因其对激素、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此类药物的应用指征,或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者西医目前只是针对原发病治疗而对蛋白尿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等,这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所在。笔者结合自己近10年的肾病临床工作经验,就蛋白尿的中医辨证治疗作一小结,以飧同行。  1健脾益肾,固摄精微  蛋白质是人体的精微物质,蛋白尿在中医范畴中尚无恰当的病名

3、,对蛋白尿的出现目前多从精微物质的异常外泄角度探讨。“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脾主统摄升清,若肾虚不足,失于封藏,精关不固,精微下泄;脾气虚脾不升清、脾失统摄,均可致精微下泄,蛋白随小便外排而见蛋白尿。尿中蛋白属有形之物,若蛋白尿迁延日久不愈,进一步耗及肾气、损及肾阳,由于精血同源,还可导致血虚、阴虚,而见肾阳虚、肾阴虚诸证,故脾肾两虚,精微失于固摄封藏是肾性蛋白尿的主要病机之一。但对糖尿病肾病而言,病机又稍有不同〔1〕。糖尿病肾病的原发病是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之范畴,其始于肺胃阴虚燥热,但随着病程的迁延,在酿成糖尿病肾病的漫长病程中,燥热之邪伤津耗气日久,伤及脾肾,致气阴两

4、虚,病变后期阴损及阳,累及阳气生化不足终成阴阳俱虚之证。当糖尿病病变累及肾脏时,中医辨证大多已属肾亏阴阳两虚阶段。  由上可见,慢性肾脏疾病病程迁延,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脾肾气虚或脾肾气阴两虚、脾气虚兼肾阴阳两虚为主。针对其正虚之本治宜补脾益气、强肾固精。脾气虚者常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大补元煎等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多用四君子汤和六味地黄丸(或参芪地黄汤)加减;肾阳虚者多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化裁。  3活血通络  慢性肾病病程中淤血产生之原因:①肾脏疾病病变在肾小球,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相当于中医之络脉,各种肾脏疾病其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

5、厚,毛细血管腔闭塞,球囊粘连等都符合“血淤”的特征;②慢性肾病病程冗长,符合“久病入络”“久病必淤”的传统理论;③水肿日久,水湿停滞或湿热壅滞,均可阻遏气机,气滞则血淤;④脏气虚衰,推血运行无力,气虚血淤。以上各种因素均可致淤血内生,使肾络痹阻,精气不能流畅,壅而外溢,精微下泄而见蛋白尿。淤血既成之后,又常使蛋白尿顽固难消,非活血化淤不可以取效。临床观察到很多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有明显脾肾气虚指征,经补益脾肾治疗后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尿蛋白改善不理想,而在加用活血化淤药后尿蛋白明显减少。在糖尿病肾病中淤血阻络更贯穿病程始终。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糖高渗利尿状态,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血液粘

6、稠度增加,加之代谢紊乱,高脂血症,都使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呈浓、凝、粘聚状态,而且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小管硬化,肾小球明显萎缩,间质纤维化,此亦属中医“淤血”范畴。临床观察亦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舌质大多暗红,暗紫或有淤点、淤斑,舌下络脉迂曲,唇口发绀等淤血征象。  淤血既是肾脏疾病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导致疾病加重的致病因素。现代实验研究发现:肾皮质血流量在蛋白尿高峰期和下降期与蛋白尿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肾局部血流的减少可加重蛋白尿的产生〔3〕。淤血阻着,蛋白难消,治宜活血化淤。常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淤汤、当归芍药散等方基础上化裁,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赤芍、川芎

7、、益母草、丹参、地龙、僵蚕、蜈蚣等。研究发现活血化淤药有改善肾循环,扩张肾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并能抑制肾小球纤维化,软化或吸收增生性病变,达到恢复肾功能的目的〔4〕。  对久治效果不甚明显的蛋白尿加全蝎、地龙、蝉蜕、僵蚕、乌梢蛇、蜈蚣等动物类药,此类药性善走窜,祛风胜湿,搜剔入络,具有抗过敏、抗组织胺、消除抗原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利于减少有变态反应性病理变化的慢性肾炎的尿蛋白排出。  4疏风宣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