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艾灸取穴方法

常见病艾灸取穴方法

ID:20446527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常见病艾灸取穴方法_第1页
常见病艾灸取穴方法_第2页
常见病艾灸取穴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常见病艾灸取穴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病艾灸取穴的方法!时间:2012-07-1412:04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3195次1高血压:艾灸大椎和百会穴2便秘: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3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4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5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6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7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8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9咽炎:在大

2、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10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局部艾灸。11糜烂性胃炎: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在足三里和梁丘局部艾灸12霉菌性阴道炎: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13宫颈糜烂:艾灸治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但这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14子宫肌瘤: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同样这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

3、病。15肾虚: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16十二指肠溃疡:艾灸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肩周炎: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18腰间盘突出::在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19功能性子宫出血: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20宫颈炎: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21肝郁的厉害,口苦、还有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艾灸,逐步体会效果。22

4、预防经常感冒: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23提高免疫力: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24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25过敏性鼻炎:艾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26痛经盆腔炎:艾灸次髎、中极、子宫、三阴交。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5天。27女性黄褐斑:艾灸阳白、颧髎、曲池、血海、太冲、膈俞。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5天。28脂肪肝:灸法可以改善肝脏脂肪的浸润程度,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脂肪肝

5、患者。主穴:肝俞(右,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章门(右,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中脘(脐上4寸)。备用穴:三阴交(在足内踝上3寸)、关元(脐中下3寸)、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操作:主穴均取,可酌加备用穴1~2个,肝俞、章门先用回旋灸法,至热感明显时改用温和灸,艾条燃着端距皮肤2~3寸。每穴灸10分钟左右,余穴用温和灸,每穴3~5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最初隔日1次,10次后改为每周2次,一般坚持3个月即可获得明显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