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矿难经济分析

治理矿难经济分析

ID:20453643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治理矿难经济分析_第1页
治理矿难经济分析_第2页
治理矿难经济分析_第3页
治理矿难经济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治理矿难经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治理矿难的经济分析2010年4月7号王家岭矿难第十天有多少人为王家岭的搜救场面留下泪水,我想,但凡善良之人都会搜救人员不分日夜的工作而感动。看到一个又一个遇难工人被抬出井底,皆会击掌欢庆,难掩喜悦之情把。激动之余,我想应该想到点什么吧。因为,这些人本不该遭此劫难的,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没有遇难的,将要遇难的那些“贫贱的生命”将被长埋于地下。他们也呕家人,本应该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一起享受温暖的阳光。我们这些善良的愚昧的人们只看到了工人被救的伟大,却未知此事本应悲哀。矿难和安全事故频频,怎样三令五申还是大案屡出。看起来积重难返,不容

2、易有立竿见影之策。不过最近看到媒体报道国家安全监督总局李毅中局长的讲话,提出的思路有了新的层面。我认为问题重要,只是分析上还有一些可以补充、可以商榷的地方,需要讨论一下。  报道的看法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矿主承担的死亡矿工赔偿的数额偏低,在经济上等于鼓励矿主减少安全投资,一旦发生矿难,三钱不值两钱就应付过去。因此,李毅中支持山西等地大幅度提升矿难赔偿数额的做法,重要的是,确立以下新的死亡赔偿标准,即以死亡矿工本来还可以有的工作年限及可能赚取的收入,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这个数额目前是20万人民币);第二,矿主获取矿产资源的代价过低,目

3、前按每吨产出的煤提取很少一点资源占用费,结果不但导致开采方面的惊人浪费,而且由此形成的开矿暴利,还成为不安全小煤矿屡禁不止的经济原因。为此,李局长主张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税,按储量、而不是按开采出来的成品煤的数量征收。  容我说明一下。政府主管领导最近关于矿难的讲话涉及面很宽,不但包括以上两点经济分析,而且讲到法制、法办、绝不姑息等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人命关天的事情当然不只是赔多少钱就可以“了”的,该关的要关,该杀的要杀,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矿难毕竟与恐怖活动不同,在意图上没有谁喜欢制造矿难,因此,当令人忍无可忍的矿难频频发生的时候,

4、我们可以推断,作为一项利用市场需要、谋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其成本和收益结构一定存在着重大的歪曲。从经济上调整矿业的成本收益结构,进而改变相关的经济行为,是减少矿难的一个方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李毅中最近讲到的以上两点颇有新意。  还有哪些补充和商榷呢?先谈矿难的赔偿数额吧。李毅中分析矿难的赔偿数额偏低,在经济上降低了矿主对矿难的恐惧和投资安全的诱因,这当然有道理。跟着而来的对策,就是大幅度提高矿难赔偿的法定数额,这也有道理。最重要的是,李毅中探讨了提高矿难法定赔偿数额的根据:“这些遇到矿难的矿工们都是年轻人,他们如果还活着的话,今后的

5、生活的道路还很长,他们还应该有二三十年的工作期,所以用当地的居民的平均收入或者平均工资,20年算一算,最低20万,我觉得是有依据的。”  这段话代表了损害赔偿从“直接损失”向“机会损失”准则的转变,当然是重要的进步。当年英国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社会转型,传统的“习惯法”要以“衡平法”加以矫正,损害赔偿准则的变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从矿难提出赔偿准则的变化,说明许多文明的进步实质上要以生命为代价。李局长讲的很客观,“最低20万”,因为对于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而言,现在一个20来岁的年轻工人,他终身可能获得的报酬哪里是按现在平均工资水平就算得出来

6、的?  问题是,能够普遍地做到吗?我强调普遍性,就是无论私营小矿还是国有大矿,无论矿难还是其他灾难譬如空难,也无论是不是赶上了“严打”,凡生命受到损害,一律按“可预期的未来收入总量”准则确定赔偿数额。如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严重看低生命价值的倾向也许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纠正。  问题就在于不容易普遍做到,因为这和准则实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早在1983,煤矿的矿难,赔偿数目是参照当时军队阵亡补偿的标准定的。除开为国捐躯的国民义务和国家的荣誉性补偿,另一个参照系就是国有企业的死亡赔偿,直到今天也不是按“机会损害”准则行事的。以最靠近国际惯例

7、的民航业为例,目前法定的空难最高赔偿额,离“该乘客可期望的未来收入”的水平还是相去甚远。最尴尬的,莫过于处理中外遇难客人的不同赔偿标准!要全面改变我国各行各业生命损害的赔偿准则,准备好了吗?  如果不是普遍地执行,而是仅仅针对私人小矿,甚至仅在“风口浪尖”的时刻找几个“倒霉的”平平民愤,那么就不能指望这项经济上釜底抽薪之策能够发挥普遍的效力。更负面的影响,就是违背普遍性的“法制”,只能激发对待法律的机会主义态度,与根治矿难的目标南辕北辙。  不过我认为最需要商榷的,是对民营煤矿“暴利”的分析。是的,资源占用无须全面付费的制度,当然在逻辑上

8、可能形成民营煤矿的高额利润。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被看漏了——在制度上无须全额付费(税)就可以占用的煤矿资源,在实际上绝不是免费的!想一想吧:煤炭在市场上有高价,煤矿资源的占用却“几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