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ID:2045412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1页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2页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3页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4页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第二~教i育资源H网[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  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甩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12

2、.(7分)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雨一何碧”四句,写雨后秋山在晴空的映衬喜爱更显青翠,词人面对如此美景却愁肠百结,只能借酒浇愁。  B.“苹洲外”三句,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在长满苹草的洲渚之外,远山渐渐消失在苍茫暮色中的景象。  C.“人间抚养陈迹”五句,像诶欧阳修和苏轼两位仙翁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英雄业绩在扶养之间化为陈迹。  D.在这首词中,词人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景物的变迁中,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兼用典故,意境深远。  ②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4分)  13.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3、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形象进行评价。(200字左右)(10分)  [参考答案]  ①(3分)C  ②(4分)要点一:孤独漂泊,思念家乡要点二:中原未复,山河破碎  要点三:时光易逝,世事无常要点四:怀才不遇,功业难成  13.(10分)评分要点:①(2分)把握词人形象特点;②(2分)观点;③(4分)结合诗句进行评价;④(2分)语言。  北京市崇文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8分)  点绛唇雨恨云愁  王禹偶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②,此时凝睇

4、,谁会凭栏意。  注: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  ②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雨恨云愁:诗人移情于雨云,将自然景观人格化,以表现自我心绪。  B.“江南”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迷人的魅力和繁华的景象。  C.诗人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D.全词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感情质朴,格调高旷,不落流俗。  ②“一缕孤烟细”化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请比较赏析这样改动的妙处。(5分)  [参考答案]  ①C(“繁华的景象”与词作内容和情感不吻合)  

5、②答案示例一:  王维诗句描写的是大漠的风光,用“直”字凸显开阔荒凉的边塞景象;词中句子改用  “一缕…”“细”来形容“孤烟”,使之与遍布江南的水村渔市相结合,轻柔中带着淡淡的伤感,烘托出词人自己的孤单与漂泊之情,借景抒情,这一改动十分巧妙。  答案示例二:  两句都用了“孤烟”这一意象,但王维的诗是边塞诗,用“大漠”的空旷与“孤烟”相对,表现边塞的荒凉;而词中描绘的是江南水乡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袅袅升起的景色,抒写的是游子的客愁,改为“一缕”和“细”,委婉细致,情景交融,这一改动十分巧妙。  (评分要点:意境或景物特征不同,1分;情感,1分;效果,1分;手法,1分;表达准确流畅,1

6、分)  北京市东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②题。(7分)  过陈琳①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赚,予以重用。②铜雀:指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①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佳作,全诗采用了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寄托遥深。  B.首联写作者漂泊在外,来到陈琳墓前,无限感慨

7、,表达了他对陈琳的仰慕之情。  C.颈联通过写铜雀台的荒芜寂寥,暗示汉代不重视人才,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D.尾联写作者  高三语文高三语文古诗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