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长如何及老师配合

新生家长如何及老师配合

ID:20455207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新生家长如何及老师配合_第1页
新生家长如何及老师配合_第2页
新生家长如何及老师配合_第3页
新生家长如何及老师配合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生家长如何及老师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家长如何与老师配合当前,家长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关注,家长们普遍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和教育热情。但是,部分家长不懂得正确的科学教育方法,对学校教育的目标任务,对老师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的意义缺乏了解,有时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从而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失效或失败的结果。为了使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尤其是作为一个刚刚升入小学的学生的家长,我认为首先应该具备这样一个意识:和学校及老师紧密配合的意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学校及老师单方面的任务,家长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小学的老师只教你的孩子六年,而我们作为我们孩子的父母,需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一辈子。老

2、师在学校里主要把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孩子,但孩子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而形成的。作为学校,在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想方设法要纠正孩子身上的坏习惯、坏毛病,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好作风,但是学校在这方面采取的一切措施,都需要我们家长的紧密配合。只有我们家校双方紧密配合、目标一致、协同作战,我们才能真正有可能塑造出具有良好行为规范、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优秀学生,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才真正有可能实现。那么,家长如何和学校及老师搞好配合呢。一、要求家长及时走访教师。当孩子上学时,学期一开始就得抽空去拜访教师,最好花上半天时间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

3、级。对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师有何要求、要读哪些书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保证孩子不缺课。不要自作主张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二、要尊重老师,不要乱评教师,有意见和老师当面谈。千万别在学生面前妄评某老师“太严”啦,或者某某老师“没有水平”等等。这样会容易损害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老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使孩子对教师失去好感、信任,最终导致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尊重老师,将导致老师教育的失败。三、及时与教师联系,经常与教师“互通情报”。家长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动向,如发现孩子萎靡不振,吃饭睡觉不香、不愿意学习等异常表现,要及时与教师联系,了解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4、时,不要过分看重分数,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作为家长,向教师了解的不仅是分数,还应当了解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突出的优点和品德表现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了帮助教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学生,家长还可向向教师“提供”一些自己孩子的其他情况,如:孩子是单独学习还是集体学习效果较好,他喜欢什么课程,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发生了诸如父母离异、家长失业、搬迁等可能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种种“变化”。不管出现了哪方面的问题,都应让教师尽早得悉各种“信息”,以便教师采取相应措施。家长只是全面、客观地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与教师“合力一处”,帮助孩子在学习

5、上不断取得进步。四、要重视家长会。家长会上,教师一般要作全方位的汇报,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班级管理、学习制度等,使家长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因此家长要重视家长会,这便于与教师沟通,互相配合,共同管理教育孩子。五、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孩子最亲近、最信赖的莫过于父母,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把教育的目标指向孩子,自己的言谈举止却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或完全不一致,这样的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其本身就会铸成孩子的不良品德。因此,家长任何时候来学校,都要做到以下四点:(1)、注意来校时,衣着整洁;(2)、进校后不抽烟,不乱丢烟蒂;不要乱扔垃圾。(3)、不穿

6、背心和拖鞋进校;(4)、不在背后随便议论、评价老师,有意见和老师当面谈。六、要支持学校的各项活动。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学校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安排的。对于这些活动,家长要给予支持,不要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不让参加。家长应明白,没有强健的体魄便不能保证学习,没有丰富的课外知识也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德、智、体是紧密相连的。家长应积极支持孩子参与学校活动,让孩子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想我们家长和老师在这一点上,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