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ID:20457178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_第1页
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_第2页
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_第3页
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_第4页
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更加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一、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活动是人类接触的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大多数人在童年就开始进行画画和塑型活动。当孩子1-2岁的时候,只要他手上拿着笔,他就会乱图乱画,这时,他只是将兴趣全部集中在手的运动上,而那些停留在纸上和墙上的痕迹在绘画当中被称之为“涂鸦画”。  1-2岁幼儿作品⑴(涂鸦期)  当孩子2-3岁

2、的时候,他逐渐找到了一些感觉,开始画圆圈,虽然这个圆圈很不规则,但是这是幼儿绘画最初的图形,而且受自己的动作和画出的图形的启发,给自己的画起名字,比如他会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太阳、这是西瓜、这是苹果等等,这一时期称为“命名期”。  2-3岁幼儿作品⑵(命名期)  到3-5岁的时候,幼儿们已经能够凭自己仅仅掌握的点、线、圈,他可以将这些基本图  形组合起来构成新的图形,于是他的画面里出现了这样的用美术语言称作“蝌蚪人”的图画。  3-5岁幼儿作品⑶(前图式期)  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是在没有成人指导的前提下他自发产生的绘画行为的真实

3、表现。这一时期称之为“前图式期”。  当幼儿到了5-6岁,他的进步更加明显了,他画的人逐渐完整起来,他可以画出人的四肢,还能添上房子、花、树、太阳等。这一时期称之为“图试期”。  5-6岁幼儿作品⑷(图试期)⑸  当然,3-6岁的幼儿大多已进入幼儿园并接受到美术方面的一些基本训练,幼儿教师会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技能。而当他们跨进小学,走进美术课堂,美术教师便成了引导他们学习美术、形成技能,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且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思维和想象力的训练,发展美术创造能力,陶冶情

4、操,增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承担起传承艺术的使命。  要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美术教育不可缺乏。笔者认为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首先要促使他美术素养的形成。  最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  基本的美术素养指的不仅仅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和审美趣味。这些态度主要包括:第一,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出积极的反应,这就是观察;第二: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

5、美术的媒材和方法通过绘画或手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并大胆地进行表现;第三: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这便是对美术作品或艺术品的审美评价。  当然,儿童美术素养的形成还离不开儿童自身对周围世界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更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一旦儿童在这三个方面的素养逐步形成,他的美术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二、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美术教育责无旁贷。因为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经过有效的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

6、道德情操,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促使其全面发展,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努力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他们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启发思考、组织讨论等活动,引导儿童在美术创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美术作为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特殊本质之一,就是在极度想象活动中追求美的视觉实现。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更好地想”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儿童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予以外化表达的教育方法

7、。换句话说,美术教育者应着力去启迪、诱发学生将个体独有的美术灵感、特有体悟的内在心灵和美术情感予以有效地展示,并激励儿童在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来。要求美术教育者要能探索寻求出独特的、易于启示、引发学生创造力的科学、艺术、实效的教育方法。  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呢?要打开学生们的创新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要求教师努力唤起儿童的想象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三、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审美欣赏常常被当作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所谓审美欣赏,就是儿童对

8、艺术品进行审美感兴的过程。审美欣赏的水平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是一般的审美欣赏,也称为以直观方式进行欣赏。即对艺术品和美的客体在审美感知、审美想象的水平上进行审视,并产生相应的美感体验,但对艺术品的艺术性审美特征还缺乏审美感悟。(2)是艺术性的审美鉴赏,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