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论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ID:20460812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论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_第1页
论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_第2页
论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_第3页
论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_第4页
论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建筑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论建筑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当前,随着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和新建材的引进,为建筑混凝土施工带来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而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具有普遍性,由于材料、环境、施工工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    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由收缩、温差或不均匀沉降等变形因素引发的裂缝。  ②由承载后发生变形导致的裂缝。  ③由组成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引发的变形,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根据以上因素的分析,可将混凝土裂缝分为施工裂缝、碱骨料反应、温度

2、裂缝、收缩裂缝和沉降裂缝等。  1、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预防措施1.1设计方面1.1.1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1.1.2要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可将膨胀剂掺入混凝土中来补偿混凝土收缩。1.1.3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粱,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1.1.4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30m。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3、1.1.5构件配筋要合理,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1.2施工方面1.2.1材料  ①水泥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低热和中热的水泥在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以确保水泥活性为前提,可适当采用细度较小的水泥,同时减少水泥用量,从而水泥产生水化热时的放量及放热速度下降。坚决杜绝劣质水泥进入施工现场。    ②骨料的选择。按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最好选用粒径大的石子,且要保证其级配优良。以降低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同时有效避免混凝土收缩、泌水现象的发生。选用粒径稍

4、大的中粗砂作为细骨料,同时对砂子的含泥量进行控制,以减少混凝土干缩现象的产生,避免产生过多的水化热,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2.2外掺料和外加剂。掺如一定量的粉煤灰,就能降低水泥用量,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水化热。掺入一定量的减水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水泥的水化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有效避免产生过多的水化热,同时降低水化热释放的速度。  1.3混凝土配合比、配料、搅拌及浇注方面  1.3.1设计配合比时,水灰比不宜过高,且要适当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搅拌环节,必须保证准确计量原材料

5、,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搅拌时间,还要注意对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以防混凝土拌合物在出机时温度过高。    1.3.2分层浇注,把握振捣力度,尽量做到适度、均匀地振捣,禁止任意预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环节要注意两点:第一,控制浇注质量。对混凝土进行浇注时,要振捣到表面泛浆的程度,且要均匀插点,完成浇注后,将表面抹平、压实。在这一环节,要注意分层浇注、分层振捣,确保下层初凝前一层的混凝土已紧密结合。第二,注意浇注时间。高温条件下不要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1.4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1.4.1从搅拌机中将混凝土卸出后,混

6、凝土温度或影响到运输延续的时间。如果混凝土温度在20℃~30℃之间,则运输时间必须在1h以内;当混凝土温度为10℃~19℃时,运输时间必须在1.5h以内;当混凝土温度为5℃~9℃时,则运输时间在2h以内。如果运距较长,宜使用运输搅拌车运输,且运输时间不超过1h。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必须确保混凝土泵能够不间断地工作,泵送前先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润滑输送管道。必须将卸料、运输、泵送的时间控制在1.5h以内,若是夏季施工,还要尽量将时间缩短。泵送时,要让混凝土充满泵的受料斗,以免空气进入阻塞管道。    1.4.2混凝

7、土自由倾落时不宜超过2m高,如果超过了标高,就要采用斜槽、斜槽、溜管、振动溜管和串筒下落。采用串筒下落时,最后一节要拉成垂直,且要留出不到3m的间距;如果使用斜槽下落,则坡度做好在60°以下。另外,为避免离析问题的发生,还要在出口处装设垂直挡土板。    1.4.3每层浇筑厚度按下列规定:用插入振捣棒捣时,为振动器作用部分的1.25倍;表面振动器为200mm;人工振捣时,基础或配筋稀疏的结构250mm;配筋密肋结构为150mm,每次浇筑向前推进长度宜为1.0~1.5m。    1.4.4振捣方法。插入式振捣棒应

8、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成40°~45°倾向振捣,插点应均匀排列,可以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且操作时应快插慢拔,并插入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50~100mm,以促进上下结合形成整体。振捣棒在每一点振动延续时间约在20~30秒,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浮浆和不再有气泡、不再沉落为度,禁止振动棒触及钢筋、模板、预埋件等。使用平板式振动器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