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

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

ID:20462562

大小:3.3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_第1页
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_第2页
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_第3页
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及应用郭红锋缪惠勇黄友剑陈灿辉刘文松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412007摘要:在中高速客车和城轨、地铁车辆二系悬挂中,空气弹簧和抗侧滚扭杆组合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手段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仿真分析、材料设计、试验验证等在产品设计阶段的应用,通过产品实际应用情况表明:通过虚拟样机设计并结合模拟试验,可以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关键词:空气弹簧,抗侧滚扭杆,可靠性,仿真分析0引言在中、高速客车(含动车组)、地铁及轻轨车辆上,广泛

2、采用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系统组合作为二系悬挂。这种组合既能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垂向振动性能,又能提高车辆运行时的抗侧滚性能,它们是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和品质的两个关键部件。随着我国铁路提速和高速动车组的大规模引进及产业化,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日益普及,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的可靠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这对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的研究、制造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系统中涉及到橡胶和金属两类材料,在该类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等方面,国内水平较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中简称时代新材)作为该类产品制造商,

3、依托公司在材料领域的研发技术优势,通过与BOMBARDIER、ALSTOM、四方股份和长客股份等国内外知名铁路车辆厂家的广泛技术与项目合作,在产品设计、制造和试验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主要介绍时代新材在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供国内同行参考。1结构仿真分析手段及应用1.1常规有限元分析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技术的发展,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系统的结构强度在国外已广泛采用,实践证明它是系统可靠性设计保证和理论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在车辆运行时,承受车厢和乘员载荷以及车辆运行中

4、各向动态力的作用,载荷和动态力会因车辆满载(甚至超员)、轨道状况及车速等因素而变得相当恶劣,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和品质的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其结构强度可靠性在设计时必须得到最基本的保证和验证。时代新材拥有有限元分析能力,可对空气弹簧及其关键部件在极限载荷情况下的强度进行校核(见图1),并能就抗侧滚扭杆及其关键部件在极限载荷情况下的强度可靠性进行分析(见图2),这些分析工作对于指导后续施工设计有明显的作用。图1空气弹簧图2某扭杆仿真模型1.2空气弹簧胶囊变形分析空气弹簧按工作时的变形分为囊式、膜式、混合式三种,主要依靠橡胶气囊的屈挠、卷曲获得弹性变形。空气弹

5、簧在使用过程中有相当多的破坏情况是发生在橡胶皱褶处,这是因为皱褶处应力异常,且在持续的变形位移作用下(磨擦),橡胶性能极易恶化而成为破坏源。这种橡胶气囊打折等变形难以用常规方式进行仿真分析。时代新材采用专业空气弹簧分析软件与通用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对橡胶气囊变形状态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得到的打褶发生的位置和状态与实验情况吻合(见图3)。图3橡胶气囊打褶及试验验证1.3抗侧滚扭杆运动仿真分析抗侧滚扭杆安装在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二系悬挂上(见图4),作用是阻止车体相对于转向架侧滚角度的增加,从而抑制车辆的侧滚,提高车辆的横向平稳性。图4抗侧滚扭杆安装方式图5抗

6、侧滚扭杆动力学模拟借助动力学仿真分析手段,我们可以对抗侧滚扭杆在典型线路运行各工况下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并成功预测出抗侧滚扭杆在典型线路上的动力学性能(见图5)。分析结果表明:抗侧滚扭杆系统采用橡胶关节(轴衬、球铰)代替原先的刚性连接,能够有效地隔绝构架与车体间的振动传递,同时整个系统实现了无磨耗和免维护。0.3等应力设计原理及其应用在空气弹簧和抗侧滚扭杆产品设计中,因几何形状和尺寸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受载减振时各部分应力的不均衡。当这种不均衡差异不大时,材料的性能还可保证各部分有一个基本相当的寿命(均衡破坏);而当这一差异较大时,承受大应力处的部

7、分会明显先于应力小处破坏,从而严重降低产品可靠性、缩短使用寿命。为此,时代新材凭借有限元技术在分析应力方面已达到了较高精度的基础上,在结构设计中引入等应力设计理念,使设计的结构实现等应力承载。本文以某应急弹簧的优化设计为例,原结构在承载时应力分布极为不均匀(见图6),经过等应力优化设计后,结构在承载时应力分布基本均匀(见图7),试验验证表明,优化后产品的疲劳寿命较原结构提高了3倍。图6原结构应力云图图7优化结构等应力0.4橡胶减振产品疲劳寿命预测橡胶元件虚拟疲劳设计技术可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费用,是橡胶制品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关键。但橡胶制品的设计至今仍

8、然停留在经验设计的基础上,究其原因,一是材料本身的变形、失效特性的研究不完善,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