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

ID:20462901

大小:7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1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_第1页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_第2页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_第3页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_第4页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  邹衍将殷周以来人君受命观念五行化,是建立在五行相克的原则之上的,从黄帝的土德开始,到夏禹的木克土,商汤的金克木,推到周文王的火克金。秦始皇统一中国,完全接受了邹衍的五德相克理论,自封水德,克火(周)而起。汉高祖建国,按理该克秦而为土德。但文帝丞相张苍却不同意,“推以为今水德”。[1]实际上,张苍代表了不承认秦朝合法性的一派。到文帝十五年,再次讨论五德,“申明土德事”。[2]说明汉文帝是承认秦朝的。[3]到王莽代汉是政变形式,很不符合当时一般人的改朝换代观念,用五行相克理论难以说通。为了解决合法性危机,刘向父子替他创立了建立了实

2、用于和平演变的五德相生新秩序,即木、火、土、金、水,依次相生,终始轮流:“刘向父子以为帝出于震,故包羲始受木德,终而复始,自黄帝以下历唐虞三代而汉德火。”[4]。按李汉三的排列,新的五德相生秩序如下:  包羲氏木德——神农氏火德——黄帝土德——少暤金德——颛顼水德——帝喾木德——尧火德——舜土德——禹金德——商汤水德——周文王木德——汉高祖火德——新莽土德。[5]这个排列法既保留了邹衍体系中黄帝土德的原始起点,又将秦朝排斥在外,还剥夺了汉朝的土徳资格,将其授予新莽政权,以示新莽与黄帝帝德相同的巧合,可谓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很天才的推演法。刘氏父子的新体系不但解决了王莽在中国

3、历史上的位置问题,其中涉及的天命符瑞还为王莽受汉帝禅让找到了理论依据,为后代的改朝换代辟出一条新路。首先承认和使用这个理论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他为了解决自己的合法性危机,声称再受汉朝的火德,遂有中兴之说。[6]刘氏父子推演帝德的方法,一劳永逸地为所有人解决合法性危机提供了最佳的框架,还为残酷的政权交替披上了一层和平的外衣。这就是为什么王莽的篡权臭名昭著,但五行帝德推演却一直沿袭后代的根本原因。  胡人入主中原,王莽的五行帝德推演中的符瑞图谶也是解决胡人合法性危机的最佳办法。寻求符瑞的实质是将君权的授予权交给天和神。既然是天和神来决定的事,就应该天命面前人人平等。同姓异姓之界

4、限可以泯灭,胡族与汉族的界限也可以泯灭。此方法的具体使用,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并无创新。但是,由于牵涉胡人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其内涵不同于此前的所有改朝换代。虽然没有太多有关的理论资料留下来,其特殊含义却是我们不该忽略的。尤其是当时胡族集团很多,政权更迭很频繁,地理区域又很分散,定帝德过程中出现的合法性之争,其实是当时各种正统观念以及如何确定胡人地位的大交锋,意义非同小可。从各朝如何排列五行帝德次序去透视各种观念差别和思想冲突,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十六国时期称王建国的朝廷众多,但真正称帝的却并不多,定五帝德的也就很有限。以下将对所有称过帝的胡族王朝进行逐个分析。  刘

5、汉:刘汉是第一个在华夏神州建立的胡人政权,在合法性问题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据《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记载:  刘宣等人固谏曰:“晋为无道,奴隶御我,是以右贤王猛不胜其恚。(中略)今天假手于我,不可违也。”[7]可见刘元海起兵之初利用的是胡人对西晋的仇恨,为了笼络胡人,不可以承认西晋政权的合法性。何况当时西晋未亡,从法理上也不可能取其帝德而代之。但是,汉人自古以来正统观念就很强烈,汉魏以后更有一套新的正统理论和实践。如果不将自己纳入华夏正统,又很难笼络人口众多而且对胡人抱有很深偏见的汉人。要解决此两难问题,必须说服胡汉民众,刘氏既反晋,又要尊崇汉人的正统。于是他们想出了

6、恢复汉祚的变通办法:  今见众十余万,皆一当晋十,鼓行而摧乱晋,犹拉枯耳。上可成汉高之业,下不失为魏氏。虽然,晋人未必同我。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是以昭烈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于天下。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8]这是借匈奴单于与王昭君的婚姻,与汉朝攀亲戚,以达到解决合法性危机的目的。这样一来,就类似光武中兴,再受火德。这种做法是不是奏效,难以判定,但总不失为一种解决难题的办法。不过,刘元海却从未象光武帝那样,正式宣布再受火德,可以理解为受汉祚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并非真的那么崇尚汉朝。这样做最大的可能性是为消灭西晋以后

7、正式取代其帝德,预留缓冲的空间。以汉家外甥的身份继承汉朝正统,还加上“兄终弟继”的匈奴传位理论,在当时虽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但实在是没有说服力,十分笨拙的办法,不可能是刘汉政权统治者的真心所愿。据《晋书.刘元海载记》记载,刘元海是儒化程度很高的胡人:  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颂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9]受过如此良好的儒学教育,不会不了解新莽以来推演帝德之重要性,也不能不明白以外甥身份继承汉祚的滑稽可笑。306年,刘元海将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