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要回归文本本位

随文练笔要回归文本本位

ID:20467929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随文练笔要回归文本本位_第1页
随文练笔要回归文本本位_第2页
随文练笔要回归文本本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随文练笔要回归文本本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随文练笔要回归文本本位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许多课堂呈现出了重读重悟的热闹场面,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的肢解、碎问、反复感悟的现象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缺少了动笔的时间。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的阅读教学怎样才能做到在“得意”之余而又不“忘言”呢?笔者认为,“随文练笔”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随文练笔,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既减轻了学生负担,降低了写作难度,又提升了写作趣味,提高了写作水平,因而深受师生的欢迎。然而很多语文教师不知道随文练笔该怎么练,练在哪儿,练什么。而这恰恰是提高训练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

2、随文练笔要回归文本的“精彩点”、“空白点”、“动情点”,通过让学生仿写、补写、创写来提高随文练笔的实效。一、回归文本“精彩点”——引导仿写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所选的文章优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许多精彩句子、语段都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很好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积累,去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依据,形成新的表达内容。1.仿写精彩句。句子是课文的载体,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课文中的很多句子刻画生动,描绘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精彩的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从而锻炼

3、学生习作的基本功。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非常精彩。在教学时,教师就抓住这句,让学生进行仿写,有的学生写到:弟弟在房间里写作业,时而趴在桌子写写字,时而拿起小汽车玩玩,时而在沙发上蹦蹦跳跳;有的学生写到:修车的叔叔时而拿起钳子,时而拿起开刀,时而推推车子,忙个不停,真是辛苦啊!教师适时地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同时鼓励大家要把自己感受写进句子里,使句子显得更生动。通过这样的仿写,有效积累了语言文字,锻炼了学生习作的能力。2.仿写精彩段。段落是篇章的雏形,学生把段落写好了,也

4、就为习作作了铺垫。作为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挖掘文中精彩的段落,开展段落的仿写,如《树叶落了》一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式相似、句式相仿。在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明白每段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知道这四段结构相同、内容不同,然后让学生模仿每段句式的结构写一段话。学生这样写道:“树叶落在窗台上,姐姐看见了,轻轻地拿过来,夹在书中,把它当作书签。”“树叶落在田野上,正在劳动的农民伯伯看到了,展开了笑脸,把它当作丰收的喜报。”“树叶落在山林里,晚归的牧童看见了,小心地拾起来,把它当作舀水的勺子。”由于课文给学生提供了范例,学生写出优美的片断。二、回归文本

5、“空白点”——引导补写山水画讲究留白,书法重视飞白,音乐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同理,很多课文蕴含着空白点及未定点,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空白,让学生自读自悟,并把它写下来。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人物的情感。同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1.在文本省略处补写。语文中的很多课文,都会留一些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些省略的地方正是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省略处进行练笔,可以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田忌赛马》中有这样一句话: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省略号是

6、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把孙膑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写出了许多精彩的作品。2.在文本结尾处补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多文章结尾时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遐想和思考的余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教给他们创新的钥匙。例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孩子们对于文中那个使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人物特别感兴趣,在他们的想象中,只有神仙才能做到这一点,顺着学生的思维,我在课的结尾处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笔:“天上的神仙看到了这一切,他(她)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下面的一个内容写一写:神仙会对小姑娘说什么?神仙会对妈妈说什么?神仙会对人们说什么?”取得

7、了较好的效果。三、回归文本“动情点”——引导创写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很多文章蕴涵着的丰富情感。如果教师能抓住文章的“动情点”,让学生的内心与文本直接对话,聆听着的呼吸,感受着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敏锐语感和深刻思维。捕捉文本“动情点”,及时练笔,能使学生语言内化、情感积淀、思想的领悟喷薄而出,并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了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树立了伟大父亲的形象之后,插播汶川大地震中伟大的父亲、母亲的形象、动作、语言,并配上催人泪下的文字叙述,深深打动了学生

8、和在场的老师,有的人甚至潸然泪下,学生体会了深沉伟大的父母之爱,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