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

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

ID:20474930

大小:234.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12

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_第1页
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_第2页
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_第3页
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_第4页
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测量杨帆Whitetu1995@163.com第一章心理测量理论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第二节心理测量的性质第三节心理测验的种类及功能第四节对待测验的正确态度谢谢大家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一)测量的定义1郑日昌版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2Stevens(1946):根据法则给客体或事件指派数字3戴海崎版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二)测量的定义1测量的对象——事物的特征或属性1)确定型: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属性

2、或特征是保持恒定不变的。2)随机型:即事物的量随机改变。3)模糊型;即事物的量本身就是模糊不定的,难以获得确定的量。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二)测量的定义2测量的法则——就是指导我们如何测量的一种准则或方法,即在测量时给事物属性分派数字的依据,换言之,它是根据事物的特性告诉我们做些什么的一种指导或方法。法则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制定规则的程序;另一方面取决于所欲测量的事物属性本身是否易于建立规则及规则是否便于操作。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二)测量的定义3测量的结果——描述事

3、物属性的数字或符号。自然数的特征1同一性和区分性。所谓同一性就是指每一个数的独特性。2等级性或位次性,又称之为序列性,这是指若干个数之间按其大小所形成的次序关系3等距性。若第一个效与第二个数之差,等于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差,它们之间差的绝对值相等。4可加性。这是指两个数之和必产生第三个数。这一特性几乎是对数进行所有运算的基础。因为,如果我们能把数相加,就能把数相减(“加”的逆运算),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以相乘(同一个数的连加),相除(同一个数的连减)。由此可见,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二)测量的定义4

4、量具——测量中使用的工具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一)参照点1定义:参照点系计算的起点绝对参照点:是绝对零点相对参照点:人定的零点二)单位2单位:不同的测量使用的单位不同理想的或者说好的单位必须待合两个条件;1是有确定的意义,即同一单位在大家看来意义相同,也就是所有人的理解意义要相同,不允许出现不同的解释;2是要有相等的价值,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差别总是相等的。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一)测量的四种水平及量表1量表的定义:广义上讲,任何可以使事物数量化的值和量的渐进系列都可

5、称为量表。测量的本质是根据某一法则将事物数量化,即在一个定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如要测量某些事物的属性,只要将欲测的该事物的属性放在这个连续体的适当位置上,看它们距参照点的远近,就会得到一个测量值,这个测量值就是对这一属性的数量化的说明。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一)测量的四种水平及量表2测量的水平和量表类别1)名称量表——类别测量对事物进行分类,每个事物或回答对应不同的数字,而数字或符号不具有意义上的顺序性。2)顺序(等级)量表——等级测量给事物的属性划分等级,

6、赋予的数字具有顺序性。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三测量的量表一)测量的四种水平及量表2测量的水平和量表类别3)等距量表——等距测量单位是等值的,赋予的数字具有等距性,但没有绝对零点,只能加减,不能乘除。4)比率量表——比率测量具有顺序性、等距、绝对零点。既可以加减又可以乘除。量表绝对零点加减运算乘除运算统计分析名称量表无否否次数、众数、百分比、χ2顺序量表无否否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等距量表无可以否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t检验、F检验比率量表有可以可以几何平均数、相对差异量数第二节心理测量的性质一心理测量的定义

7、二心理测量的属性三心理测量的误差一)心理测量的定义Anastasi:“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Brown: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郑日昌: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戴海崎: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第二节心理测量的性质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二心理测量的属性三心理测量的误差第二节心理测量的性质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二心理测量的属性三心理测量的误差一)心理的可测性1任何现象,只要客观存

8、在,就总有数量性质。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在1918年提出的。他说:“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2其次,凡有数量的现象,都可以测量。这个原则是美国学者麦柯尔(A.w.M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