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婧《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ID:20482890

大小:8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吴婧《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吴婧《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吴婧《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吴婧《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吴婧《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婧《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小学吴婧设计意图: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针对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生字词的特点,所以第二课时开始本人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去继续深入学习两个“我会写”的生字。本设计之后再进行文本的学习,将图文结合,最后将自然段的位置提前进行讲解,使得条理更加清楚,板书趣味十足,激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最后的说话练习既结合课文内容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3、激发学

2、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课前准备:课件、葫芦状贴纸、田字格抄写本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文合,识生字1、直接揭题,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师:昨天,我们已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呢!看,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出示小朋友们挂灯笼的图片)指名回答:“小朋友们在挂灯笼”.齐读。师指导:根据回答教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出示句子:小朋友们在挂灯笼!)师:很多时候挂东西要用上我们的手,所以它是提手旁。operationissafe

3、.(5)Notetheuseofzincplatedpartsmustnotforgetmullionsandtransferbetweenthepreservativetreatments.2.20verticalboxcorrectionandacceptance1.Description:verticalboxinstallationwithboltfixedHou,onwholeinstallationfinishedofverticalboxforcorrection,correctionofwhilealsotoonmain(出示藤上挂葫芦的图片)

4、师:这不,你又从图上看见了什么呢,用上刚才的“挂”说一说吧。指名回答:“挂葫芦”。教师指导完成“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句子,(出示句子: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学生齐读。2、看图猜字(出示小孩张嘴的图片)师:现在老师有个谜语让你们猜猜,谜底就是这课的生字哦!你看,小朋友的什么张得最大?说明肯定和它有关。指名回答:“哇”!(出示“哇”)师:我们一起和它打打招呼吧!全班齐读:“哇”!师: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吗?(出示田字格中的“挂”和“哇”)学生回答:偏旁不同。师:是的,在中国汉字中,偏旁往不同往往代表不同的意思,提手旁往往和手的动作有关,口字旁往往和嘴巴发出的声音有关

5、。师:谁能告诉大家,注意哪些笔画才能把他们准确地送到田字格家中去呢?学生自由说写字需要注意的笔画。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在展台展示学生作品,纠笔画,评价。设计反思:图文结合,生动有趣,利于学生的形象化记忆。二、悟对话,习文本1、知蚜虫,得后果师:那个人种了一株葫芦,你看!(出示“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师:谁来夸夸它?指名读句子。(板书:伺机将葫芦贴纸放在黑板上半部分)师:谁更喜欢这葫芦,再来使劲表扬表扬!指名再读句子,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出喜爱之情。师:是的,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指名回答:蚜虫来了。operationissafe.(5)

6、Notetheuseofzincplatedpartsmustnotforgetmullionsandtransferbetweenthepreservativetreatments.2.20verticalboxcorrectionandacceptance1.Description:verticalboxinstallationwithboltfixedHou,onwholeinstallationfinishedofverticalboxforcorrection,correctionofwhilealsotoonmain师:蚜虫是什么呢,我们来了解了解

7、!(出示蚜虫资料图片)师:蚜虫来了,我们的葫芦变成什么样了呢?指名回答:变黄,落了(板书:变黄,落了)师:对,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我们读读二、三自然段,仔细想一想。2、找原因,懂联系(1)走进二自然段师:朗读第二段,用横线划出那个人的想法和说的话,(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句子)指名朗读。(出示画句子的横线)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对叶子的不屑和对葫芦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师:他对虫子的态度是怎样的?指名回答: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板书:怕什么?)师:意思就是······学生回答:有几个虫子不用怕。(出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8、)(板书:不用怕。)师:现在我们来个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