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及展望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及展望

ID:20487380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及展望_第1页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及展望_第2页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及展望_第3页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及展望_第4页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及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及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与展望木材识别是木材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WoodAnatomist,IAWA)成立于1931年,目前拥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千余名会员。近20年来,木材解剖学已成为植物学、林木培育、木材科学、木质文物考古和法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引入,木材树种识别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识别的范围及准确性得到拓展与提高。1 国内外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的现状木材是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可再生的原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源。要合理使用木材,必须认识和了解

2、木材性质。木材识别是木材解剖学和木材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木材识别在合理用材、生产、贸易、考古、侦破、古木、化石木、植物分类以及寻找代用材方面,为维护消费者利益,规范木材市场;打击非法采伐,保护珍稀濒危树种,高效利用森林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1.1 常规木材树种识别技术1.1.1 简易宏观识别宏观识别技术是将试样横切面用清水润湿后,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宏观解剖特征及表观特征。心边材、生长轮、导管、射线与轴向薄壁细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是常用的识别特征。同时,结合材色、纹理、结构、花纹、气味、滋味、质量和硬度等进行综合判断。宏观识别法简单

3、易行,可用于生产现场、海关和质检等执法现场。但对进口热带木材,此方法仅能识别到类。1.1.2 微观与宏观结合识别微观识别技术是指将厚度为15~20μm的横、径和弦切面的切片,经染色、脱水等制成切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类细胞与组织的形态与排列。该方法涉及的木材识别特征较多,极大地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但试验过程较复杂。为保证识别的准确性,对难辨认或有争议的木材,必须将宏观和微观识别相结合,并与已经正确定名的木材标本的切片进行比对。1.1.3 物理或化学法辅助识别1)燃烧法 将火柴棍大小的木材燃烧,以灰烬的性状区分木材。如异色桉和边缘桉,燃烧后前者全部

4、灰化,色白灰,后者成为黑炭。2)荧光法 将木屑的浸出液置于阳光或灯光下观察。如紫檀属木材,其水浸出液在反射光下呈灰棕色,在透射光下为黄绿色或蓝绿色。3)化学法 在木材浸出液中加入化学试剂,利用颜色等变化判断。例如大叶南洋杉和南洋杉的浸出液,加入浓硫酸后,前者呈粉红色,随即出现橙色沉淀;后者形成白色沉淀。1.2 木材识别特征的术语和定义目前已出版:国际通用的木材识别特征术语和代码。IAWA分别于1989年公布了《阔叶树材识别显微特征一览表》,和2004年的《针叶树材识别显微特征一览表》,有利于我国木材识别技术与国际接轨和交流。《阔叶树材识别显微特征一览表

5、》共包括阔叶树材的221个解剖特征和58个其他方面的各种特征,并配有190张显微照片,是用于木材描述与记载的特征简表,每一特征均有编号,便于参考和数据库间的数据转换。《针叶树材识别显微特征一览表》共包含针叶树材的124个解剖特征和76张显微照片。不仅为全世界针叶树材识别提供了的统一标准,也为描述和研究针叶树材的结构、性质,编制针叶树材数据库制定统一编码,木材分类、树木进化和亲缘关系等提供参考。上述两表已由中国林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译成中文版本[1-2]。此外,《中国木材志》、《东南亚热带木材》、《非洲热带木材》、《拉丁美洲热带木材》以及《中国裸子植物木

6、材志》等专著,亦分别介绍了600余种国产木材、600余种热带木材的宏观和微观构造、性质与用途,并配有宏观和微观构造照片,也可作为识别的参考依据。1.3 木材识别的辅助工具和软件1.3.1 对分检索表按照木材解剖特征的主次顺序,依次成对排列,每一对均由正反、对立的两方面构成。对分检索表可以自行编制,木材种类较少时适用。《中国木材志》中,每个科或属均有宏观和微观的对分检索表,简单易行。1.3.2 穿孔卡检索法1938年,Clarrke最先提出了穿孔卡检索表(Punchedcardkey);1952年,F.P.R.Bulletin发表了《世界阔叶树材宏观穿孔

7、卡检索表》;1979年,中国林科院出版了《木材穿孔卡检索表—阔叶树材微观构造》[3]。该方法的优点是可随意增减树种或修改树种的特征,按照标本的任一显著特征进行检索,无固定顺序,大大提高了识别速度。1.3.3 计算机辅助识别系统和数据库查询、检索系统70年代末,欧美国家开始了木材信息数据库和计算机辅助识别木材的研究。80年代初,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先后开发了带有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木材识别系统[2],包含了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热带木材的数据库查询系统,和我国阔叶树材的查询系统,并编制了兼容性较好的软件,使我国计算机辅助木材识别系统与木材数据库查询和检

8、索系统,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1.4 木材命名的依据我国地域辽阔,木材树种繁多。为了规范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