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

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

ID:20493650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1

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_第1页
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_第2页
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_第3页
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_第4页
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林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利用林州市1956~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特点及优势,结合林州市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对其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分析、总结气候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州旅游应在重视文化积淀的同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打造休闲林州、盛夏避暑林州品牌的结论。  关键词:旅游;气候资源;利用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临安阳县、鹤壁市、淇县;南同辉县市、卫辉市相连;西靠太行山脉,与山西省壶关、平顺两县接壤;北与河北

2、省涉县隔漳河相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本市gdp的增长,在开发旅游资源进程中,摸清当地气候资源特点,对更好的打造林州特色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林州市气象局自1956年建站至2005年的气象资料,在分析、总结气候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州旅游应在重视文化积淀的同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打造休闲林州、盛夏避暑林州品牌的结论。  1、气候资源评价  林州市(原名林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长夏温热多雨,长冬低温干冷,短春干

3、旱少雨,短秋凉爽寡照,年平均温度12.8℃,年均降水量672.1mm,多集中在7-8月份,且降雨强度大,时段集中,常造成灾害,利用率低。历史记载,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引来漳河水,才改变了林州世代缺水的面貌,从此林州人民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使林州变成了山青水秀、绿树成荫、美丽富饶的现代化新林州。  1.1地形地貌林州市地处山区,山峦起伏,高峰突兀,沟壑纵横,总地势为西高东低。全市有大小山头7658个

4、、大型冲沟7845条,山地、丘陵面积为176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6%。  境内山岭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差悬殊,局地气候差异大,形成了本地独具特色的山地气候特点。低山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无霜期长,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林虑山春迟秋早,光照充足。高山气候温凉,冬长夏短,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对发展相适应的林、药、牧、特产等较为有利。  1.2丰富的光能资源  根据林州市(海拔:306.8米)地面观测站1956年至2005年的气候整编资料(下同),太阳辐射能年总量为112.9千卡/c㎡。月总辐射量六月

5、份最大,为14.1千卡/c㎡,十二月份最小,仅有5.8千卡/c㎡,全年高值期出现在5-7月,低值期出现在11月到次年2月。  本市低山年平均日照1224.8小时,年平均总辐射量83.400千卡/c㎡,年平均日照百分率28%。年内日照主要集中在夏季,体现了本地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1.3适宜的热量条件  林州境内大部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上,林州城区年平均气温为12.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5℃,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4298.1℃,能满足喜热作物生长需求。

6、气温年较差大,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为41.4℃;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6年12月26日,为-23.8℃,为河南省之最。年内气温最大月平均日较差在5月,为14.4℃。无霜期高低山差异大,一般而言,海拔每上升100米,无霜期缩短3--4天。  1.4不均的水分条件  降水量时段分布不均,汛期雨量过分集中,不规律,不稳定,利用率甚低,形成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局面。据统计分析,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2.1毫米,年≥0.1毫米平均雨日87天。7、8两个月达406.5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

7、5%,最多年1081.0毫米,出现在1982年,最少年319.4毫米,出现在1965年。降水地域的分布太行山东侧迎风面及露水河上游的石板岩乡及其以南的合涧、原康等乡镇西部深山区和淇河上游的临淇、五龙西部为多,在700-1000毫米之间,丘陵地区的东岗、任村、河顺、横水、东姚等镇降水偏少,约在400-500毫米。  1.5丰富的风能资源  林州属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一般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由于全市范围地形起伏较大,山脉纵横交错,森林繁荣,下垫面粗糙,地方风盛行,山风、谷风多,风向紊乱。城区一带地

8、处盆地,东部为丘陵区,西部为林虑山体屏障,多南风和东风,偏西风较少风力较小,风速一般为3~5米/秒。在山谷或河谷出口处,在高山地区,风速特别大,日平均风速最大可达10~12米/秒以上。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日数为3天,次数不多,但有则来势凶猛,强度极大,破坏力极强。多年最大风速为32米每秒,达11级,出现在1975年4月5日。目前我市正在对风力资源进行普查,为下一步风电厂建设做准备。  2、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2.1炎夏的清凉世界  从人体舒适的角度考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