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出路在于行业化

吴迪:出路在于行业化

ID:20494518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吴迪:出路在于行业化_第1页
吴迪:出路在于行业化_第2页
吴迪:出路在于行业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吴迪:出路在于行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吴迪:出路在于行业化

2、第1问题:1、目前企业中ERP实施了生产管理模块的,能管理到什么程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给企业带来了那些问题?2、财务软件为背景的ERP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3、国外软件厂商评价国内厂商ERP的"商业模式"积累不足,"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4、ERP生产管理模块实施前企业如何做准备?5、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企业如何做计划?6、生产管理的突破在那?(主要谈了1、2、3和6问题。)生产管理是ERP的重点和难点制造业是ERP最早的应用领域,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制造业离不开生产,它贯穿于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物

3、资供应、生产作业与控制、仓储管理和财务成本等环节。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生产计划和控制,即在拥有准确的数据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计划,正确地执行计划,利用反馈信息解决执行当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是制造业的共同点,也是企业对ERP的基本要求。生产管理既是ERP的重点,又是应用的难点。一旦涉及企业的生产管理,就要比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复杂得多。因为不同行业的生产过程和类型、制造方式不同,产品种类、计划模式、业务流程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比如一般ERP厂商将生产过程分为离散方式和连续方式两大类,习惯于将纺织制造归于连续方式。但这样分类过于简单,需要具体分析。

4、化纤生产类似于化工,是典型的连续流程式,产品和生产工艺相对稳定,要求保证连续供料和正常运行,可以套用这一模式;棉纺织(类似的有毛纺织、麻纺织)则有区别,生产工序从清花、梳棉、梳条到纺纱、织布各有其自身的生产规律,不仅表现为连续化,更有多机台、多手工操作的特点,对产品质量影响的因素更多;印染工序有前处理、染色(或印花)、后整理、检验,其特点是原料、染化料品种繁多,产品定单千差万别,对产品和在制品质量要求及时跟踪;服装制造不属于流程式生产,从裁剪、缝纫到烫洗整理,涉及面料、里料、辅料,成品有款式、颜色、尺码等众多属性,物料编码特殊;而针织则是染色、编织、缝制、

5、整理,具有以上的多种特点。另外,按生产类型分类,纺织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小批量多品种和少品种重复生产两种。许多软件将纺织列为后者,但实际上前者越来越多,象印染和服装生产。如服装产品具有极强的节节性和时尚性,批量越来越小,交货要求快,快速生产反应是发展趋势。生产管理功能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由于生产管理的难度,在ERP实施过程中,供应商往往投入了很大力量。但是从应用效果看,却不尽如人意。以纺织行业为例,成功应用的系统中,财务软件、进销存管理居多,作为ERP重要部分的生产管理,或者空缺,或者只有简单的计划和统计功能;或者定制开发,难以推广到其他企业。即便是国际知名ERP

6、,其生产管理也有赖于二次开发,耗时费力,也只能用于个别企业,难以形成商品化软件,目前尚未树立在行业中有影响的、有用户群的,适合纺织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ERP产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行业化工作量巨大,而一些行业市场容量有限,供应商难以下决心集中资金开发,一些国内外主导供应商属于这种情况。结果造成力量分散,只着眼于眼前的项目订单,没有制定长远发展目标,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始终未能形成相应产品。二是缺乏高水平的软件系统设计的思想,没有一个科学的软件总体架构。供应商自身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不成熟,只忙于应付用户的定制需求,对软件的设计、版本、质量、文档缺乏科学的控制,软

7、件始终只是一个原型,即使换一个同行业用户,也还要做大量定制开发。这种状况并不只限于"财务软件为背景的ERP供应商",而是一种普遍现象。第二条原因突出了国内供应商的差距,体现了软件企业的管理水平,商业模式积累不足是其中的差距之一。行业化是突破口对于各个制造业行业,寄希望于通用的标准化的生产制造管理模块,显然超出了任何一家ERP供应商的能力,无异于空中楼阁。只有从现实出发,针对不同的行业需求,在基本原理和核心模块的基础上,抓住各种生产过程、生产类型的特点和要求,形成行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块,是突破ERP生产管理瓶颈的必然选择。从ERP的行业应用推广的角度,行业化产

8、品不仅是所谓的行业解决方案,还要根据细分领域的具体需求对产品进一步细分,单独开发设置功能模块,形成针对性、适用性更强的产品。行业化的生产管理应该具有生产计划和控制的主要功能,即在拥有准确的数据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生产计划,生成详细的生产作业计划,并正确地执行计划,利用反馈信息解决执行当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要求确实很高,供应商投入很大。可以采购相应功能的行业化软件作为插件,或者采取其他的合作方式。总之,要适合制造业企业的应用,ERP的生产管理模块应该考虑行业特点,在一些细分行业应用中取得突破。通过合理设计,精心实施,积累案例,不断完善,最终形成适合多种行业应用

9、的行业化软件产品。解答专家简介:吴迪,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