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进展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进展

ID:20505991

大小:186.2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12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导电高分子材料聚毗咯的研究进展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8年第6卷第1期ChemicalPropellants&PolymericMaterials•45•周媛媛,余旻,李松(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对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在聚吡咯结构、导电机理、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改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研究思路。关键词:聚吡咯;导电性;掺杂中图分类号:TQ3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91(2008)01—0045—04导电聚合物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宄领域,在化学

2、电源的电极材料、修饰电极和酶电极、电色显示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具有共轭双键的导电高分子聚吡咯由于合成方便、抗氧化性能好,与其他导电高分子相比,因具有电导率较高、易成膜、柔软、无毒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I2复合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差热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复合物的结构,碘在复合体系中以I、I3及I5等形式存在,同时也存在少量游离的I2。研究表明:掺杂剂的各种存在形式在外界条件变化时将发生变化。游离的I2因时间的延长或介质(如酸、碱、空气)等的作用将不断往体系外转移,因此导电聚合物经长时间放置后会出现电导率下

3、降以致消失的现象。在以金属盐类为氧化剂制备PPy的反应中,其阴离子如FeC13中的C1往往可直接成为聚吡咯的掺杂剂。据文献[3]报道,以FeC13为氧化剂制备PPy,反应按式(2)进行,并通过电荷转移形成复合物。+2.33nFeC13+n1PPy的掺杂机理与链结构聚毗咯(polypyrrole,PPy),一种具有广泛疲用前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吡咯(Py)单体在氧化剂的存在不能比较迅速地氧化聚合成PPy,但纯PPy即不经过掺杂时其导电性较差,只有经过合适掺杂剂掺杂后方能表现出较好的导电性。所谓掺杂就是在共轭聚合物上引入第

4、二组分的掺杂剂,PPy常用的掺杂剂有金属盐类如FeC13,卤素如12、Br2,质子酸如H2S04及路易斯酸如BF3等。不同种类的摻杂剂对PPy掺杂以形成高导电性的机理不同,一般分为电荷转大部分具有氧化性的掺杂剂,其掺杂过程可以用电荷转移机理来解释。按此机理掺杂时,聚合物链给出电子,掺杂剂被还原成掺杂剂离子,然后此离子与聚合物链形成复合物以保持电中性[1]。这种复合物称为给体(D)和受体(A)复合物,其形成过程可用式(1)表示:D+A—►D8+A8—<—►D+A—(1)由于复合物的电导率比单独的给体或受体的电导率都高很多

5、,因此掺杂后共轭聚合物的电导率显著提高。E.T.Kang等人[2]在室温下于水溶液中制备PPy—收稿日期:2007-09-18(2)(0.33C1)此时PPy的链结构即为一般的氧化掺杂结构,如图1(a)。IINAH2NHab(a)共轭链氧化对阴离子摻杂结构(b)质子酸掺杂结构HNn1导电聚毗咯的两种掺杂结构Fig.1Twodopingstructuresofconductivepolypyrrole1.2质子酸机理对以质子酸或一些非氧化性路易斯酸为掺杂剂的掺杂,其过程一般按质子酸机理进行。所谓质子酸机理,即高聚物链与掺

6、杂剂之间无电子的迁移,而是掺杂剂的质子附加于主链的碳原子上,质子所带电荷在一段共轭链上延展幵来,如式(3)所示[4]。作者简介:周媛媛(1983—),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宄生,研宂方向为导电高分子材料。电子信箱:zhouyuanzy2004@163.com苯磺酸钠(PTS)、苯磺酸钠、4一乙烷基苯磺酸钠、4一N—辛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钾)、1,3,3—三甲基苯磺酸钠、m—二甲苯一4一磺酸钠以及四乙铵一P—甲基苯磺酸盐等为掺杂剂,在其水溶液中通入电流,结果发现当吡咯单体和电解液的浓度分别为0.2和0.3mo1

7、/L,温度为0°C,电流密度为0.3mA/cm2时,使用PTS得到的PPy电导率最高,而且一个月内电导率基本无改变。但是,并非所有的质子酸掺杂剂都按质子酸机理进行掺杂。如有的掺杂后经XPS及SEM等方法证明[1],它是按电荷转移机理进行掺杂的。因此,对于一些有较强氧化性的质子酸掺杂是否一定是质子酸机理,尚待进一步证明。质子酸机理下PPy的链结构即为质子酸掺杂结构[5](见图1b),这种结构是在毗咯单元的P—C上发生质子化,质子所带的正电荷转移到聚毗咯主链上并伴随对阴离子掺杂。根据还原态吸收光谱,推算出的共轭链长度为4_

8、5个毗咯单元[6]。2PPy的制备及其影响电导率的因素目前,PPy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主要有2种方法:电化学合成法和化学氧化法。其中,化学氧化法得到的一般为粉末样品,而电化学合成法则可直接得到导电PPy薄膜。2.1电化学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是通过控制电化学氧化聚合条件(含吡咯单体的电解液、支持电解质和溶剂、聚合电位、电流和温度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