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资料

生态文明建设资料

ID:20512558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生态文明建设资料_第1页
生态文明建设资料_第2页
生态文明建设资料_第3页
生态文明建设资料_第4页
生态文明建设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要以党十七大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保护生态意识感,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积极改善和优化人和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当前重大而迫切的任务。社会经济发展促使13亿中国人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我们的

2、生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紧张,人均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载着传统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乱砍乱伐、不合理排放污水废气、过度开采资源等。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观念的又一次升华,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建设生态文明,要观念先

3、行。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强化我们人口多、资源少、生态问题严峻的忧患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破坏环境就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第二,建设生态文明,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型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违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我们应该走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污染环境小的新型发展道路。把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资源

4、和保护生态结合起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情况,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第三,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

5、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党十七大明确地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任务的新要求,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也体现了人们追求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以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基础

6、、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相统一为目标、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社会。我们要以党十七大的重要指示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积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已经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一方面,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石油等资源均低于全球人均水平;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收入粗放型的经济传统发展道路约束着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建设生态文明,要观念先行。要使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强化我

7、国人口多,资源少等生态问题的国情意识;强化破坏资源就是破坏经济,保护资源就是发展经济的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数、环境指数和人文指数全方位发展的政绩意识。第二,建设生态文明,要法制约束。完善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处罚。制定排污标准,要求企业利用科技完成环保指标,对超标排污进行监督并查处。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第三,建设生态文明,要经济发展转型。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粗放型,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