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壶链蚧发生及综合防治

日本壶链蚧发生及综合防治

ID:20524316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日本壶链蚧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1页
日本壶链蚧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2页
日本壶链蚧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3页
日本壶链蚧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4页
日本壶链蚧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壶链蚧发生及综合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壶链蚧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壶链蚧的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结合实践,为研究日本壶链蚧的综合防治提一点借鉴。  关键词:日本壶链蚧;防治方法  兴庆宫公园为西安解放初期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的一座综合性城市公园,至今已过半个多世纪,园内植物种类繁多,树木参天。公园总面积50万多m2,其中兴庆湖水面积10万多m2,风景十分宜人,每天进入公园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人数达数万之多,由于近若干年来发生一种使人十分厌烦的蚧虫,它迅速的传染给许多大的乔木和灌木,园内生长多年的一些珍贵树种也难免其害,特别是造成了许多园林植物枝叶变黑枯死

2、,甚至整株死亡。因此研究该蚧虫的发生规律并开展综合防治为当务之急,为此自2009年至今在园内专门成立了研究和防治该蚧虫的专业队伍,对公园严重发生的日本壶链蚧(AsterococcusmurataeKuwasa)的危害、形态、生活规律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根据数年来的研究和防治试验,掌握了日本壶链蚧的发生规律,开展了综合治理,取得了好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日本壶链危害  日本壶链蚧以成、若蚧在寄主植物的主干、枝条以及叶上刺吸危害,除吸食寄主汁液外,并将“蜜露”排泄至枝干、叶片和地面上,由于分泌物含有糖类等物质,这样为一些菌类提供了

3、丰富的营养物质,因而引起植物产生煤污病,凡受该蚧虫危害的树木、花卉都变成了黑色,严重影响了植物的观赏价值,由于该蚧虫繁殖快,大量的蚧虫寄生在枝条上吸取养分,所以造成了被害花卉苗木植物的枝叶枯死或整株死亡,据观察危害园内的寄主植物种类很多,常被传播寄生危害的寄主有白玉兰、广玉兰、桃、海棠、毛口、核桃、五角枫、三角枫、枇杷、小叶女贞、法国冬青、木香、石榴、火棘、蔷薇、梨、栾树等多种植物。  2 形态观察  2.1 卵  该蚧虫所产的卵形状为长椭圆形,初产生的卵颜色较淡呈黄色,以后逐渐变为暗紫色,长度平均为0.46mm,宽度为0.23mm。  2.2 一龄若

4、虫  卵孵化后为1龄若虫,形状为长椭圆形,初孵化若虫黄褐色,渐变为红褐色,体长0.68mm宽0.38mm,有触角1对,6节,第3节长,每节具数根细毛,有眼1对,3对足,腹部7节,腹末具大尾瓣2个。  2.3 二龄若虫  长卵形,红褐色,长1.23mm,宽0.66mm,触角1对,变短,足退化,不能行走,口器发达,腹部分节,腹末具大尾瓣2个。在身体背面分泌许多蜡丝,似长满白色细毛一般。  2.4 雄蛹  为长卵形,红褐色的离蛹,长1.21mm宽0.41mm,可见复眼1对,为黑色,能明显观察出触角、翅及3对足,腹部分节,末端较尖。  2.5 雄成蚧  身体长

5、条形,长1.25mm,宽0.27mm,触角1对,各节生有细毛,复眼1对黑色,具膜质翅1对,翅脉2分叉,3对足。  2.6 雌成蚧  褐色,半球形,体背突起,体前端膨大,腹末缢缩,长3.82mm,触角锥状,有毛数根,口器发达,无足,腹末具2个大而硬的尾瓣。  2.7 雌蚧壳  半球形,红褐色,常布满煤污,直径约3mm,高约2mm,形状似壶状,一侧具一壶嘴,蚧壳质硬,顶端具一红褐色点,壶体有6条白色放射状线。  3 发生规律  经连续数年观察,日本壶链蚧在西安1年1代,以受精雌成蚧在被害寄主枝条上过冬,第2年天暖后,4月初开始产卵,4月10日至20日即4月

6、中旬为产卵盛期,将卵产于雌蚧壳内,产卵完毕后,雌成蚧渐干缩死亡,每头雌成蚧平均产卵418粒,经40天,于5月中旬开始卵孵化,1龄若虫孵化后开始爬行,经1~2天后可在枝干和叶片上固定吸取营养,并开始分泌蜡丝将身体包裹起来,1龄若虫历期18天,至5月底1龄若虫脱皮后变为2龄若虫,继续危害寄主,身体不断分泌蜡丝形成严实的蜡被,2龄若虫历期25天后脱皮,约于6月22日左右出现雄蛹,在历经约11天,7月初羽化为长有翅膀的雄成虫。6月底至7月初,2龄雌若虫脱皮后进入雌成虫期,雌雄便进入交尾阶段,大约5天左右,受精后的雌成虫除继续危害寄主外身体不断长大,蚧壳也不断硬

7、化,此时用药剂防治就比较困难,雌成蚧继续危害至秋末,10月后在被害寄主枝、干上过冬。  翌年4月卵孵化后,若虫自雌蚧下或壶嘴口爬出,寻找合适场所寄生危害,约1~2天可在叶片主脉两侧及枝条固定危害,寄生在叶片上的若虫发育至2龄即全部死亡。寄生于枝干上的若虫,2龄后所分泌的蜡丝逐渐加厚,在枝条上寄生的蚧虫,其雌雄比为1:2.4,雄虫数要多于雌虫数。  日本壶链蚧的传播可通过1龄若虫爬行,如此时遇风雨可被传播至更远的地方。长途远距离的传播主要通过运输,以苗木上所带蚧壳虫虫体作为长途传播的途径,其天敌主要有红环瓢、龟纹瓢、异色瓢、大草蛉等可捕食若蚧。  4 防

8、治方法  根据数年来对日本壶链蚧发生规律的观察、研究,摸清了该蚧虫在生活史规律中的薄弱环节,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