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

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

ID:20533119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3

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_第1页
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_第2页
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_第3页
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_第4页
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姜夔是南宋文学史上难得的全才型纯粹文人,工于诗词艺文。但后人认为白石诗歌题材狭窄,艺术成就较低,所以长期以来学界对其词的关注和研究高于其诗歌。本文从姜夔现存诗歌分析归纳,认为白石诗歌有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政治生活的丰富性,有揭示其身世感喟、酬赠言怀诗歌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姜夔诗歌内容题材    姜夔,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自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姜夔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以落第告终。他终身未仕,一生过着游走江湖、倚人而食的清客生活。  现存姜夔诗的数量有不同的统计

2、结果,兹根据孙玄常先生笺注、李安纲先生参校的《姜白石诗集笺注》,姜夔诗歌共有187首,其中不含3个断句。从诗作内容上,大致可以将姜夔诗作归纳为酬赠、写景咏物、怀古等七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作题材的丰富性。  一、恋情闺情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姜夔词不厌其烦地抒写逝去的爱情、恋情,但在他的诗作中只有三首是描写爱情、恋情的,即写于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的七绝《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  (其二)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姜夔三十六岁

3、时,住在合肥赤阑桥之西,曾与范仲讷是邻居。姜夔游合肥时相遇善弹琵琶的姐妹,后来,他再度来到合肥寻找这对姐妹,但她们已经离开了合肥。白石一生爱恋她们,劳燕分飞,以至于终生抱憾。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丙辰,送范仲讷往合肥,便托他传达情思。诗以浅显平白的语言,表达了对情侣深切的眷念之情,寄托了对昔日爱情、恋情的真挚和依依不舍,缱绻之心深念之情令人感到缠绵凄怆。  除了这三首恋情诗外,姜夔诗作中还有几首闺情题材的作品《古乐府》三首。三首诗将三个闺中恋爱中的女子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那种相思之情没有一丝娇柔、扭捏、

4、造作之态,大胆率直、坦然,充满阳刚之气。那种欲说还羞的复杂矛盾心理,真可谓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读罢如见其人,如感其情。在当时理学已兴盛的文化氛围里,这种将女子感情冲动如此表现出来的诗凤毛麟角。  (二)民生诗  南宋时,人民的生活极其悲惨,他们要用三分之一的土地养活跟北宋差不多的人口,还要常年向北方入侵者纳贡,加之统治者的骄奢淫侈,因而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而租税却持续上升,到了中后期,更是逐年猛增。沉重的赋税使农民无法承受,被迫卖儿鬻女,繁重的租税已使民不聊生,再逢灾年,百姓更是贫唯见骨。  如七古《丁巳七月望

5、湖上书事》:  乍如破镜光炯炯,渐若小儿初食饼。  时方下令严禁铜,破镜何为来东海?  天边有饼不可食,闻说饥民满淮北。  是镜是饼且勿论,须臾还我黄金盆。  诗中,姜夔由不可食的“月饼”想到了满淮北的饥民,流露了对饥民的忧虑与同情。如果说“渐若小儿初食饼”是比喻金人对大宋江山的步步蚕食,对山河残破的忧虑,其用意还比较隐晦的话,那么,“时方下令严禁铜”,“闻说饥民满淮北”则是相当鲜明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前句揭露了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森严统治,后句披露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严峻现实。  《箜篌引

6、》则通过一个家庭的悲剧,向我们展示了无数家庭因贫困而家破人亡的惨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灵剧痛。诗中,丈夫缘贫卖妻,入夜,思念与羞耻煎熬着他的内心,妻子的内心又何尝不受煎熬呢?更为深刻的是“长安买歌舞,半是良家妇”,诗人由点及面揭示了这种“抱恨而生”的人并非特例,而是随处可见。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三)酬赠诗  姜夔一生交游甚众,而对其政治态度、文学创作、生活道路等有重大或直接影响的有萧德藻、杨万里、尤袤、范成大、张鉴等。这些前辈和朋辈,都具有爱国思想,在政治上力主收复失地,品

7、行上注重节操,且其本身也是大诗人,在文坛上也多有名气,自不同于附庸风雅者。对于姜夔,除了对其政治主张的一致外,更欣赏姜夔出众的才华,看重其高洁狷介的人品个性,他们在文学上鼓励提掖,在生活上关怀帮助,因此姜夔和他们的交往,固有旅食依人而不得不颂扬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以“道”之相同而相与“谋”,故不失其风度、气节,故留下此类作品亦多。  作于绍熙二年(公元1191)七律《送〈胡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  翰墨场中老斫轮,真能一笔扫千军。  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  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  先

8、生只可三千首,回首江东日暮云。  此诗首联称道诚斋诗艺术的高超和笔力的遒劲。颔联写诚斋每逢花朝月夜吟咏不息,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写了形形色色从没描写过及很难描写的景象,其作诗勤苦以至于无所不至,无所不能。颈联说杨诗写得极其巧妙而自然。尾联总结诚斋的作品几乎可与李白相匹敌了。尾联虽推崇稍过,但全诗对杨万里诗风格特色的评价还是十分准确的,所以常常被人用来评诚斋诗。  (四)写景咏物  姜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