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ID:20536499

大小:96.3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2

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_第1页
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_第2页
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_第3页
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_第4页
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类型枕颈畸形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摘要】0的:探讨不同类型枕颈畸形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枕颈畸形忠者126例,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患者畸形类型分别采用后路寰枢融合术49例、后路枕颈融合术53例及经口咽寰枢关节松解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24例,对比分析手术前后jOA评分变化、植骨融合情况、颈椎功能丧失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忠者均获骨性愈合,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有所提高(P【关键词】枕颈畸形;寰枢关1脱位;齿突畸形;游离齿突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8.008枕颈畸形是

2、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可导致上颈椎不稳定,加速下颈椎的退变进程[1],往往合并颈髓及延髓受压,并使之处于危险状态,摔倒、撞击等轻微损害可引起神经症状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病常需要采用手术治疗[2],以求恢复上颈椎的正常解剖关系,重建其稳定性,并解除颈髓压迫;但由于枕颈部毗邻延髓及小脑等重要结构,解剖结构复杂,而致使该部位手术的难度大、风险高,如手术方法选择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对各种类型枕颈畸形手术方法的选择,国内外都予以极大的关注,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26例枕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枕颈畸形

3、的手术方法选择,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枕颈畸形的术式选择上提供帮助和参考。1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枕颈畸形患者126例。男58例,女68例;年龄13〜67岁,平均(37.4±9.2)岁。临床诊断为枕颈畸形合并寰枢椎可复性脱位74例,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24例,合并寰枢椎半脱位20例,齿突畸形及游离齿突8例。单纯局部症状35例,表现为枕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尤其以旋转活动受限较为明显。神经压迫症状82例,单纯神经根疼痛症状11例,主要表现为枕大神经及耳大祌经分布区的刺激性疼痛;颈髓压迫征71例,症状轻者表现四肢麻木、乏力,或

4、肢体深反射活跃,重者可有单瘫、四肢不全瘫,甚至有呼吸困难症状。局部症状合并神经系统压迫9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制订的jOA-17分评分法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进行评价,并根据公式计算术后改善率。术后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X100%/(17-术前评分)。影像学检查,术前常规行颈椎X线片、枕颈部CT平扫及颈椎MRI平扫等相关检查,明确患者脱位情况和脊髓受压情况。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突前缘相对应点的距离(ADI)>3mm(成人)及>5mm(小儿)诊断为脱位,张口位X线上表现为齿突与两侧块间距>3mm珍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2方

5、法2.1术前准备对于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患者,术前行颅骨牵引。起始牵引质量为3kg,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口加大牵引质量,最大为5kg。定时行床旁颈椎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以便及时了解寰枢椎脱位的复位情况,丼根据X线片所示复位情况调整牵引角度及质量等。牵引约1周后床旁拍摄X线片。根据寰枢椎复位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可复位者,行经后路寰枕或寰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难复位者,行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松解复位后路枕颈固定术。患者诊疗路线见图1。经口咽入路的患者术前应检查口腔有无感染灶,术前3d起采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同时用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液漱口,每日3〜4次,术前当日使用

6、适量广谱抗生素。2.2手术方法及要点麻醉方法均采用经口咽或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所用植骨块均取自自体髂骨。手术方式选择见表1。2.2.1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头部置于头架上并保持持续牵引,头颈部稍屈曲。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取枕外隆突向下沿后正中线做6〜9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等,剥离椎旁肌,显露C1后结节和C2〜3棘突,切断C1〜2棘间韧带,骨膜下剥离至后结节旁17〜21mm的后弓。用神经剥离子探查C1后弓内侧壁和寰椎侧块的范围,注意保护椎动脉。充分显露枢椎椎板至双侧侧块关节部分,以及枢椎椎弓

7、峡部上面和内侧缘,注意保护损伤C2神经。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取C1后弓与C1侧块背面的连接处,在该处用磨钻磨去适量皮质骨,用椎弓根探子由此处进入,沿C1侧块长轴轻轻进入侧块,深度约21〜23mm。用球形头探针探查确认钉道四壁及底部是否完整,置入定位针。经C型臂透视机确认进针位置、角度、深度恰当,选择适当长度的螺钉拧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植钉点取C2下关节突根部中点,用开口锥开口后沿C2椎弓根走形逐渐深入到椎弓根。经球形头探针探查钉道四壁及底部完整,经透视确认进针位置、方向、深度准确。用丝攻攻丝,选择适当长度的螺钉拧入。再次透视确认C1〜2处于复位状态及螺

8、钉位置、方向准确,安装连接棒,固定。取右骼骨松质颗粒骨20〜25g,植骨,逐层关闭手术切口。2.2.2经后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