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说明书.doc

公园设计说明书.doc

ID:20536955

大小:34.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公园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公园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公园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园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公园设计说明目录一、场地概况1二、公园性质1三、设计原则 1四、设计思想1五、总体布局,功能分区2六、造景手法分析2七、植物配置3八、出入口选择及交通组织3一、场地概况规划地块地处礼县西南,为城市综合性公园绿地,占地面积约5.86公顷,地势平坦,有小河流由西向南经流于南侧。基地左上角与礼县妇女保健院紧邻,右上角为西关小学。地块西面有洗车站,汽车修理处,供热站,环境相对较为嘈杂;地块东面为居住区,幼儿园,酒店等,人流量较为集中。该城市属于先秦文化发源地,当地文化有茶文化、盐文化、乞巧文化、秦腔文化、牙行文化等。二、公园性质该公园为城市综合性公园,公园定位为自然式园林,主要

2、以市民休闲活动,体育健身,举行大型市民活动,教育展览等功能为主。公园设计具有地方特色。三、设计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综合公园是首先作为一个开放场所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方便更舒适地进行多样性活动,因此,城市公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人的活动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公共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要。 2、与城市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发展趋势相协调的原则 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调节器”,是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明

3、确本身的区位和性质,恰如其份的表达和实现其功能。       3、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 城市空间环境作为人类文化在物质空间结构上的投影,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脉,又必须站在“今天“的历史地位,反映历史长河中"今天”的特征,有创新有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和文脉的继承。      4、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应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的自然的清新、自由和愉悦。       5、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

4、则 在公园环境中应引导公众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参与中,做到“人尽其兴”“物尽其用”,发挥主客体直接交换的互动作用。3公园设计说明四、设计思想1、化直为曲:公园为自然式公园,园路多用曲线,分割各功能分区,使观赏视线化直为曲,化单一为多样。2、化有限为无限:用绿化把围墙掩映,让人感到空间无限。公园绿地与河滨绿地视线互通,从而把游人的视线引向无限的空间。3、空间对比:通过组织各种大与小,开敞与封闭,以及不同趣味的空间,给人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丰富的空间景观。4、开辟空间的渗透线:(1)运用花架、景墙等从一个空间透视另一个空间的景物。(2)有意识的开辟透视线,加深景观的层次。(3)

5、通过借景、对景、隔景、漏景等手法,增加景致。5、变化视点:通过微地形的营造及假山的建造,提高或降低视点来变化景观。五、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公园以功能分有6个区,考虑公园各区动静关系,再结合周边的环境来进行功能分区,具体逐个说明。1、文化展示区:地块北部有较为狭长地段,西面紧邻礼县保健院,东面与小学相连,北面为文化娱乐一条街,则可将此地块设置为文化展示区,作为文化娱乐街和公园观赏游览区的衔接,并在北部设一个次入口,方便游人进入。2、儿童活动区:公园东部为住宅区,有幼儿园,旁边设有次入口,可供住宅区儿童活动,而且儿童活动区位于基地东南角,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极适合儿童进行游乐活动

6、。3、老人活动区:老人活动安静、吵闹皆有,再有动区有体育活动区也可为老人提供活动场所,则综合而言,将老人活动区设在安静休息区附近,更加适合老人活动健身。4、观赏游览区:公园中央为一个中等面积人工湖,沿湖布置有休息亭,中心广场,微地形,假山等,丰富了娱乐区环境。5、安静休闲区:该区多种植乔木,灌木,植被,环境安静宜人。考虑当地茶文化的影响,居民习惯在午后喝喝茶,聊聊天,需要的环境也相对安静,则可在此设置茶饮区。6、体育活动区:该区位置距离中心广场近,方便市民的活动。离地块东侧个次入口的距离较近,方便右侧居住小区内居民的使用。六、造景手法分析3公园设计说明本设计中管理用房,厕

7、所,小卖部等建筑旁均种植有乔木,可以密切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场地西侧为汽车修理站,供热站等,环境相对较差,则在公园外侧种植高大乔木,可起到阻隔空间的作用,对外面的嘈杂环境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公园南面有小河流流经,则公园南侧采用半开放式围合,种植低矮灌木,有实质性分隔作用,也可将南侧河流景观渗入公园内部。入口广场及主干路两侧种植乔木,可引导行人动线,也可界定边缘与区域。入口广场进入公园后,可以看到一条长廊,有漏景的作用,避免游人视线过于通透,一眼看完全园主要景观,失去游览的兴趣,透过廊看到的景色若有若无,更能引起游人探索欣赏的兴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