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ID:20541486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3

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_第1页
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_第2页
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_第3页
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_第4页
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探析时间:2015-08-06來源:学术堂所诚分类:政治经济学论文原标题:齐泽克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摘要]“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齐泽克近来提出的一个理论□号。这一□号提出的方法论前提是齐泽克I康精神分析的“能指逻辑”重构黒格尔辩证法。在他看来,黒格尔的辩证法是对康德超越论内在矛盾的完成,:了一种“承认对抗的最一贯的模型”,并且在“实怵即主怵”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现。尽管齐泽克自己尚未充分t“政治经济学批判”U旦应用他对辩证法的说明,我们可以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进程特别是劳动价值论的评和发展中,发现一个“预先设買”了“剩余”的“真实”存在即资本

2、的结构秘密。相应地,马克思关于拜物惹物化的批判,可以在这种拉康-黒格尔式辩证法中在当代被激活,但是,如果齐泽克的“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天无法提供一种对于“资本整怵”建构及其内在冲突“科学”的说明,而只是抽象地强调“资本的界限就是资:身”,那么这将使齐泽克自身陷入全球化资本主义“隐性同谋”的娘抢境地。[关躂词]马克思齐泽克政治经济学齐泽克是当代激进哲学话语屮炙乎可热的学术明星。但人们对齐泽克的印象往往停留在拉康精祌分析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批判、新自由主义与犬儒主义意识形态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和谢林哲学的;W类解读等问题上。令人惊讶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齐泽克除了提出“

3、重述列宁”这种让西力*学界主流无法接受的观点外,还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今天左翼“最迫切的任务是问到政治经济学批判”(torepeatthecritiqueofpoliticaleconomy)这一U号与通常理解的“两方马克思主义”乃至当代“后马兑思主义”的理论走向有着显着的差别。如果我们选择对齐泽兑的这一•诉求抱有一种冋情的理解,那么,他到底是在何种意义上“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以齐泽兑的力*式“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否有其独到的理论价值,站在马兑思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立场上又该如何评价这一U号,就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拉康-黑格尔:“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

4、方法论前提尽管齐泽克的写作颇为花哨,但他迕理论上无疑是圯诚的。《意识形态的崇髙对象》开头,齐泽克对自己理论目标的概括是:笫一,“作为对拉康精神分析基本概念的引论,......在理性主义的线索屮定位拉康。拉康理论可能是启蒙运动最为激进的当代版本”;第二,“I叫到黑格尔,通过基于拉康精祌分析的新解读來重新激活黑格尔的辩I正法”;第三,“通过对某些着名的经典主题(商品拜物教等),以及某些关键的拉康概念(表側看来与意识形态理论无关)的新解读,发展一种意识形态理论”[1J.就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齐泽克而言,他的确是在完成这一0标的道路J2不断前进。至少他已经实现了在激进话语中对

5、拉康精神分析基本概念的重置,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从商品拜物教出发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以及对作为二者屮介的黑格尔(作为“第一位后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法的当代激活。而这个定位也直接展现了问题的实质。黑格尔及其辩证法被齐泽克用作从拜物教(商品形式)出发的工具,用以克服“失败了”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和丙方马克思主义逻辑,推进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这一工具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马克思主义者”引以为据的拉康精祌分析理论。正如齐泽克所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拉康的能指逻辑,这W者是对同一母题(Matrix)的不同解释而已”[2].因为,“承认对抗的最一贾的模型是由黑格尔的

6、辩证法提供的:对于黑格尔來说,辩证法并非一个进步性超越的过程,而是对这样一些失败的系统性标记--绝对知识意味着最终将矛盾作为同一性的内在条什而接受下来。换句话说,黑格尔的和解外非是在概念屮对一切现实的泛逻辑主义扬弃,而是对概念本身就是不完全的(用拉康的话说)这一事实的最终承认”[3].也就是说,借助于拉康“无意识”、“真实”(theReal)的结构破析,同黑格尔“实体-主体”、“不完全”(not-all)的辩证再现二者之间的对勘,齐泽克成功寻找到了当代资木主义条件下激进话语的新的理论支撑。这不仅顺理成章地摆脱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羁绊,而且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重述马

7、兑思、列宁甚至是毛泽东的替代性A案。其中,就“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兑思”的形象建构而言,齐泽克£1己当不最为看重的是:基丁•上述逻辑构架从拜物教批判(商品形式分析)出发“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真方法论前提,对于拉康一黑格尔式辩证法的创造性闸发主要可以概括为这样三个理论支点:在康德现象界(“对象a”)和物自体(“真实”)界分的某础上,黑格尔放弃了“青年黑格尔”(“耶拿实在哲学”中)对于“市民社会”(知性状态)之和解吋能性的念头,真JT“成为黑格尔”;与之相关联的是对“实体即主体”和“否定之否定”两个N在统一的命题的拉康式解释;而将这三者贯屮起来的一根红线,则是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