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透镜及应用复习

第5章透镜及应用复习

ID:20548981

大小:226.1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第5章透镜及应用复习_第1页
第5章透镜及应用复习_第2页
第5章透镜及应用复习_第3页
第5章透镜及应用复习_第4页
第5章透镜及应用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5章透镜及应用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透镜及应用一、学习目标1.要求会较熟练画透镜光路阁(会聚和发散)。2.要求熟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会看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二、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屮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透镜及凸透镜成像2、凸透镜的儿个要素:主光轴、光心0、F、f、(物距u,<像距v。)3、屮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4、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2)过焦点<的光线;(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透镜,眼球好像一架,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12、近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或后),矫正吋

2、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透镜。3、远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或后),娇I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透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u>2fu=2fv=2f等大倒立实像f

3、的中心大致在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练习一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2.(2013•成都)在探宂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屮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淸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

4、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14右移动2cm,光屏应昀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2013连云港)小华同学川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实验序号物距m/cm像距v/cm像的性质①206.7倒立缩小实像6.720倒立放大文像②157.5倒么缩小实像7.515▲③1010倒立等大实像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cm;(2)当U=7.5cm,时,、像的性质为;(3)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

5、和光屏位罝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考点三: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例3.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考点四:眼睛和眼镜例4.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r初巾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晴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娇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

6、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己患上远视眼,耑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己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练习二1.(2013东营)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己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正立的实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2(2013陕西)图示为国际空间中上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

7、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_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像.生活中雨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写山一种即可).1.(2013雅安)在图13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惜况的是_图,其矫正做法是_罔。(三)达标检测1.(2013年武汉市)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苒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拳拳拳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阁案的像D.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