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认识物体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

ID:20558357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_第1页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_第2页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_第3页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_第4页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认识物体分一分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28-30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教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不同形状物品一件,一个纸筒。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创设情境搬一个纸箱放到讲桌上。问: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老师给每个小

2、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现在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取,每人一件。拿着你的礼物给你的同学看看样子,告诉他礼物的名称。学生猜学生到讲台上取礼物(秩序可按行,也可一块来取,也可分组来取,或每组派代表)学生之间交流拿到的礼物的名称、样子,允许学生下座交流。此情境的创设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好玩,好动,从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探究与体验游戏:各回各家。规则:手中礼物的样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站在一起。老师作个别指导。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组。师揭出正方体的名称(板书)揭示长方体的名称(板书)学生按游戏规则,开始活动、分组。学生分组时,

3、需先观察,然后,互相走到一起。学生按小组交流分组理由,可以互相补充,可以各抒己见。正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方方的、平平的。这样的物体因为形状像一根柱子,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圆柱体。圆圆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滚动,我们叫它球。你们给你们组的物体起个名字叫什么?出示一组物品图,谁能说出图中物体是什么形状,再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个样子的物品。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正面评价。长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长长的、方方的。圆柱体:我们组的礼物有长的、短的,都有两个平平的面,可以滚动,也可以竖着放。球:我们组的礼物都是球,大大小小的都可以滚来滚去。生抢答,

4、先说出图中物品的形状,再举出一个与此形状相同的例子。相互交换手中的礼物,闭上眼睛摸一摸、说一说摸到的感觉。认一认这些画的都是什么形状。打破传统的坐姿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手、脑、眼、口统一行动,在找同伴的过程中,体验物体的形状相同与不同。学生在分组完成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体验感觉。这样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的理由,更加了解这四个形状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通过操作、再次体验长方体等形状。从实际物体到透视物体的转换,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实践与应用①出示图片,图片上是各种形状的图样。②出示搭好的积木图,数一数图中

5、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是多少? 出示P30图师在学生摆时个别指导。出示一个盒子内放积木。①学生每组四个代表到台前来数,其余同学在座位上数。②交流数的结果。①学生照样子,用手中的小方体和长方体摆一摆。②交流用了几块积木。学生蒙着眼睛到前边摸,说出摸的是什么形状。其余同学做裁判。帮学生认识从实物到实物图,再到透视图,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球中巩固所学成果。搭积木教学内容:教材31-33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

6、、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教学用具:积木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期待已久的积木大赛终于开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取得胜利。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你们的参赛宣言。代表1、2、……依次发表参赛宣言:例:我相信在我们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胜利。我们一定会取得第一名……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此环节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秩序地玩,从玩中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探究与体验摆一摆①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按规定拿积木,拿对一个加10分。顺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②用三块积木摆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含义。推一

7、推①猜一猜,这四块积木谁跑得最远。②试验:①生跃跃欲试,生按顺序拿出对应的积木。②生开始活动。③交流各组所摆物体的含义。①生猜:我猜长方体。②:我猜正方体③:我猜是圆柱体①生自己动手试a、在光滑的桌面上推四块积木。b、在粗糙的地面上。c、在小绒毯上。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让学生说,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限的体会,不必给学生框子)搭一搭下面分组搭积木,杨搭什么就搭什么。搭完后要给大家讲一讲它的故事。教师巡视。②交流感受。①生动手试验②交流感受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组完成的作品的故事。(组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组员间相互评价,作品及故事。本环节的设

8、计在让学生实际动手做一做,体验到不同物体在同样平面上,用同样的力量推的结果,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平面上,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平面也是对学生进行拓展,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交流中,更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玩泥巴教学内容: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