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

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

ID:20561681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_第1页
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_第2页
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_第3页
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_第4页
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当前,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出台,“三农”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三农”问题研讨会上,一些农业专家从全新角度揭示了当前“三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  农业不能按工业去搞  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用工业模式来发展农业,大搞农业园区建设的做法,民建中央副主席、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研究员认为,这一现象很值得注意,农业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报酬递减规律和家庭分散经营特性,这就决定了农业不能按工业模式去搞。  农业报酬递减规律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使产量最初呈现同步增长,当投

2、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再增加投入,产量增长的比例逐渐减小,最后甚至不增长。增加农业产量有两条路,一条是扩大耕地面积,走外延发展道路;另一条是提高单产,走集约户经营道路。扩大耕地面积受可耕地资源限制,提高单产受报酬递减规律制约。  而家庭分散经营特性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经营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剩余劳动时间,发挥家庭经营优势的特性。农业生产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不一致,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由于受气候影响,为了不误农时,即便是在深更半夜也要劳动;农业土地辽阔,对劳动评价也很难。这就形成了家庭分散经营特性。  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发展的独特自然规律,而这些规律与工业发展模式是不一

3、致的。因此,农业发展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按工业发展模式去搞。事实也证明,许多农业园区建成之时就是亏损之时。  路明研究员的观点得到了一些与会专家的赞同,他们说,当前世界农业发展成功的国家,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即使是像美国那样高度机械化的国家,也没有摆脱家庭经营的特征。  退耕还林花了“冤枉钱”?  提起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会专家们对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水资源利用、生态农业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等,发表了一些独特见解。  路明研究员等专家认为,生态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如按客观规律去做,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拿纳税人的钱瞎折

4、腾。以退耕还林为例,实施了几年之后才认识到封山育林、靠大自然自身修复力来恢复生态更为符合实际,而此前国家投入了那么多钱种树种草等于“白花”了。如果能早认识到这一点,退耕还林这笔“冤枉钱”就可以节省下来。此外,防沙治沙法让我们去治沙漠也违背了客观规律。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是防沙治沙法没有分清沙漠和沙地,沙漠是不可利用,而沙地是可以利用的。  水资源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的利用,也是专家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立科、王兆华等人认为,在西部生态建设中,特别是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水资源紧缺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他们经过十多年的试验、调查、观察和查阅资料,认为西部地

5、区自然降水的60%被蒸发了,它比流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资源总量大6倍,是西部开发的新水源。为此,他们通过对农田的自然降水去向进行试验和作物耗水量分析,提出了应用“留茬少耕或免耕秸杆全程覆盖技术”等新的耕作技术,开发农田蒸发水的新思路。  据李立科介绍,“留茬少耕或免耕秸杆全程覆盖技术”是在借鉴国内外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经验,结合我国西部地区雨养农业的特点,经十多年研究、示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农田留茬秸秆全程覆盖,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把自然降水的保蓄率由传统耕作法的25%-35%,提高到50%-65%,可为每公顷农田增加6

6、00-1200立方米水分,开发了农田蒸发水,有效地克服了西部地区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产生。  另外,生态农业在环境治理中作用,也为专家们所津津乐道。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庆根认为,稻田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最为明显,是“人工湿地”。我们的祖先在开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平原时,用稻田替代自然湿地,起到了和湿地一样的涵养水源、净化水源的功能。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量毁坏稻田已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但正面呼声还够高。他认为,目前,国家对保护天然湿地十分重视,但更应该重视保护“人工湿地”。  警惕土地成为“地方银行”  土地是农业和农民的命根子

7、,也是国家对农业宏观调控的闸门。可近年来,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开发热,侵占农田的事件屡见不鲜,土地纠纷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热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张文秀等专家认为,主要是地方政府把土地当成了“地方银行”和“第二财政”。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县以下的金融网点基本撤出,致使地方政府资金紧张。没有钱,没有银行,地方政府便把目光盯在了土地上,将土12全文查看地当成了“地方银行”和“第二财政”,缺钱就靠向农民征用土地,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资金。  中国土地规划研究院黄小虎的研究表明,各级政府2000年一级

8、市场土地收入为624亿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