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ID:20569898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_第1页
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_第2页
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_第3页
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_第4页
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内容: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是语言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使用的形式,简洁且意思精辟的定形性的、文化承载量最为丰富的词组或短语,包括俗语、成语、格言、谚语、俚语、歇后语,等等。文章旨在从习语产生的历史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宗教的角度揭示习语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英语习语:英美文化  :G623.31  :A    一、引言    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习语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

2、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语言是为人类各种活动服务的,而习语恰好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义的习语包含比喻性词组、俚语、格言、俗语、谚语、典故等,是语言发展的结晶。英语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语言增色不少。    二、英语习语中隐含的历史背景    1、罗马帝国时期产生的习语。  公元前49

3、年,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谋进攻恺撒。当时恺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条小河Rubicon。恺撒不顾一切,悍然率领军队渡过此河与庞贝决战。在渡河时他说“Thedieiscast.”骰子已经掷下,表明义无反顾。过了河,他还烧毁了渡船,(bumtheboats)逼得士兵毫无退路,只好勇往直前,打败了敌人。  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故事,在英语中留下了几个常见的习语:crosstheRubicon(渡过鲁比肯河)喻意决定冒重大危险,采取断然行动;burnone'sboats(烧掉自己的船)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Thedieiscast(骰子已经掷下)预示着事情已经决定,再也不能改变。    2、

4、abaker'sdozen:面包师的一打  典故:15世纪,英格兰出售面包是论“打”(一打十二个)的。那时面包师的名声很坏,面包常不够份量。因此,官方立下法规:凡出售不够份量面包的面包师要受重罚。手工造的面包很难每个重量一样都合标准,面包师为了避免受罚,每打面包再增加一个,故有abaker'sdozen=13之说。又有人说,面包小贩以一打(12个)的价钱购进13个面包,其中一个作为赢利。    3、abedofroses:安逸的生活;舒适的生活;玫瑰花坛  典故:玫瑰花是英格兰的国花。自古以来,玫瑰花被西方人看得特别高贵,它不仅被当作欢乐、安逸、荣誉、幸福的象征,而且被誉为尽善尽美的

5、典型。相传古罗马人炫耀其生活的极度豪华舒适和无比欢乐安逸时,常把玫瑰花撒在床上。本语abedofroses便于此。本语常用于否定句中,多含有贬义。    三、英语习语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四、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语语言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

6、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helpsthose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to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现代英语中大量习语,源于宗教活动、仪式和《圣经》故事。《圣经》已然成为英美每一个家庭必备的读物。随着基督教义的传播,《圣经》中的许多句子和短语被人们广为传颂,久而久之就成了习语。  如:Dropinthebucket/ocean沧海一粟。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王学英,张会.汉英英汉习语大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3]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