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七巧板).doc

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七巧板).doc

ID:20570831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七巧板).doc_第1页
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七巧板).doc_第2页
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七巧板).doc_第3页
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七巧板).doc_第4页
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七巧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七巧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巧板教学设计课程简介“现代智力七巧板”是图形科普学研究者楼珠球老师,在我国古代发明——传统七巧板的基础上,以物体的几何曲线为基础,巧妙地应用了现代高等数学上的几何学、拓扑学、排列组合以及线性规划原理设计而成的新型七巧板,是一种适宜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拼玩的创新教育学具。现代智力七巧板与传统的七巧板相比,外观迥异,却都具有极为相似而又严谨的数学规律,改变了传统七巧板“图案量少、形象单调、没有弧线”的缺点。“现代智力七巧板”看似简单,拼搭起来则奥妙无穷,妙趣横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内容分析本课是为加强七巧板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而设计的,力求

2、通过七巧板教学同语文教学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作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诗词或气势磅礴、以言壮志,或寄情于山水、表悦溢愁。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教学《七巧板古诗配画》,意在“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培养,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利用古诗根据其内容与情境,通过自己的理解、领悟,给它们配画,并用七巧板的形式把图画意境表现出来,将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图画。古诗

3、配画具有艺术形象美,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古诗的意思,避免了没有图文并荗的单调。学生分析针对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儿童教育教学的认知内容,用七巧板形成各种智趣合一的“诗画”游戏,既令孩子感兴趣,又能综合贯穿一些基本的认知内容;寓教于乐,愉快教学,使孩子在诗情画意的愉快氛围中学知识、练思维、增智能,“手、口、脑”并用,“教、学、玩”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配画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形式用七巧板为古诗配画。2、通过欣赏古诗配画作品,培养学生对古诗配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3、通过为古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

4、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七巧板热身练习二、学习古诗《暮江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三、深入研究配画时,我们要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的形像化词语。用七巧板拼出文章的主要事物。1、学生利用手中的七巧板自由拼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2、图形拼组,拼摆出老师指定的图案。1、课件出示: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2、指名,全班配乐朗读。(音乐《春

5、江花月夜》。3、理解古诗意思,体会古诗意境。1、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线划出来。2、构图布局。3、七巧板拼图。让学生分组设计诗中不同的事物。熟悉手中的七巧板,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1、此诗语言流畅,格调清新。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2、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可以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通过配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闭目想

6、象,尽情诵读,让学生真正入境、入情。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六、收集作品,进行评比。4、整合把分组设计的各种事物整合在一起,表现古诗的其他场景,初步完成古诗情境的基本创作。5、润色把整合后的作品配上背景、颜色、文字说明等,一幅完整的作品就完成了。作品

7、交流:(1)展示学生的作品。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诗配画的?(2)小组内互评。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根据诗的内容去配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教材中如果配有插图,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诗词的意境。但是如果没有,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师生肯定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的兴趣。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该课没有固定教材

8、可作参考,也没有相关的教师用书作指导。定下这一活动课题后就百度搜索了相关教学设计做参考,从而设计出了自己的上课思路。 本课首先针对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利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