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女性诗作

王昌龄的女性诗作

ID:20571037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王昌龄的女性诗作  _第1页
王昌龄的女性诗作  _第2页
王昌龄的女性诗作  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昌龄的女性诗作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昌龄的女性诗作【摘要】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女性诗作大约18题25首。数量虽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可以分为三类:闺怨诗、宫词和妇女生活。三类诗各具特色,或寄寓个人情怀;或传达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或表现诗人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王昌龄闺怨诗宫怨诗妇女生活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王昌龄在生前已经诗名满世,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王昌龄最擅长的就是绝句,人称“七绝圣手”。人们认为,他的绝句创作,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中,只有李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其诗以五古、七绝为主。如果就体制完备、题材广泛和数量之多来说,

2、实在不如高岑和李杜;但是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岑并列,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而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卓然为胜唐一大家。  女性诗作这里是指直接以女性为抒写对象的诗歌,多以描写其容态,描写其生活场景或表达其情感为主。在唐以前的诗歌中,把女性当作独立的人去表现的作品并不是很多。文人在诗中更多的是以男女关系寄托君臣关系的现实内容,而这种情况到唐代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唐代许多大诗人如李白、王维、王昌龄以及其后的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都涉及过妇女题材,而且女性诗作也可以说是他们诗作的重点。  在《全唐诗》中,收录了王昌龄诗共16

3、0余题180余首,其中女性诗作大约18题25首。数量虽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甚至可以说首首都是佳作。  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来谈:闺怨诗、宫词和妇女生活诗。    一、闺怨诗    闺怨诗,顾名思义,即抒写闺阁中人怨愁之情的诗,主要描写待字闺中或丈夫远行的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生存状态的诗歌。在我国古代,这类以描写爱情为文学题材作品的数量繁多、跨越年代长久。千百年来它以幽思、愁怨、怅惘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王昌龄的闺怨诗不多,但流传广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

4、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广泛,脍炙人口,我认为是因为它构思精妙,不同于一般的闺怨诗。多数闺怨诗如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全诗充满了哀怨之情。然而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全诗不见一个“怨”字,在诗的开始就写出少妇“不知愁”,心情愉快,精心打扮上到翠楼观景。紧接着笔锋一转写街头杨柳,心情也随之落入谷底,这个“悔”字十分值得玩味。丈夫的离别,少妇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自责自悔,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诗中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细致入微,感情纯真,耐人寻味。古人对于王昌龄《闺怨》的评析,一句“此天

5、然笔墨”就说明了王昌龄这首诗的特别,天然去雕饰反而写出了真感情,让人回味无穷。    二、宫怨诗    王昌龄的宫词中以宫怨诗最为擅长。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地域困境和精神困境的诗歌。宫怨诗来源久远,最早如此拟题并表现宫女怨情的是汉代的班婕妤,她因失宠于汉成帝便创作了《怨歌行》一诗用以自伤。自此,便开启了写作宫怨诗的先河。  王昌龄的宫怨诗只有八首:《西宫春怨》、《西宫秋怨》、《春宫曲》以及《长信秋词》五首,但却是盛唐诗坛“最擅长写宫怨的诗人”。(李珍华《王昌龄研究》91页)他的宫怨诗为盛唐宫怨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范本的作用。王昌龄的宫怨诗

6、中的《长信秋词》五首是向来传颂的名篇,其中的第三首:“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的《长信秋词》是咏班婕妤,团扇暗用了班婕妤《怨歌行》的诗意,昭阳指受宠者的居所,日影则比喻皇帝的恩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女子的行动,每天打开宫门,打扫宫殿,无聊的摇着团扇;后两句描写女子的心理,感叹自己的美丽容颜,还比不上帝王把玩的一只寒鸦,还带着帝王的恩宠飞过。沈德潜这样评论:“昭阳宫,赵昭仪所居,宫在东方,寒鸦带东方日影而来,见己之不如鸦也.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唐诗别裁集》卷十九)胡棠,吴煊也说:“二句(奉帚二句

7、)绝世传神,不语而神伤。(《唐贤三昧集笺注》)”。这首诗深刻地表现出失宠者的凄惨的处境和悲凉惆怅的心理。不仅是在抒发宫人的怨,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不被君王重视的苦闷。三、妇女生活诗    王昌龄的闺怨诗构思巧妙;宫怨诗委婉含蓄,而他描写妇女生活的诗则写得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别有一番风味。  如《采莲曲》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首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以欣赏的眼光赞叹劳动女性的勤劳纯朴,全诗生动活泼,充满着青春活力,饶有生活情趣。

8、再如《浣纱女》:“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