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

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

ID:20572927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_第1页
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_第2页
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_第3页
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_第4页
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为何高价总是打败低价?2015-02-1307:54:40:网易财经综合分享到:570  我们经常发现,市场上销量最差的商品,通常也是价格最低的商品。除非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势,低价不再是常规竞争手段,而是战略竞争手段。在常规的价格竞争中,低价经常被有经验的营销者视为绝望者的“救命稻草”,而且往往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经有一个业务员问老板:“市场上有一个小厂,价格很低,很难对付,怎么办?”  老板反问道:“既然这家厂这么厉害,为什么一直是家小厂,而我们却是大厂呢?”  实际上,低价在市场上通常只是扮演着“搅局”的角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2、。在对抗性竞争中,高价经常被低价搅得心烦意乱甚至胆战心惊,但低价最终总是难敌高价,甚至在高价面前一败涂地。  我们经常发现,市场上销量最差的商品,通常也是价格最低的商品。除非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势,低价不再是常规竞争手段,而是战略竞争手段。在常规的价格竞争中,低价经常被有经验的营销者视为绝望者的“救命稻草”,而且往往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价格高低不是一个纯粹的定价问题,而是营销的核心问题。营销大师科特勒说:“你不是通过价格出售产品,而是出售价格。”老师说:“推销是通过价格把产品卖出去,营销是通过产品把价格卖出去。”  价格以及围绕支撑价格所开展的营销活动,构

3、成了营销体系。低价还是高价,其实是推销与营销的区别。  我们经常看到,低价决定了营销的核心要素只能是价格,因为低价无法支撑其他营销活动。高价决定了它的营销活动可以是丰富多样的,这是由价格所产生的政策空间决定的。  高价打败低价是市场的常态,低价打败高价是个案。当然,产业集中过程中战略性的价格战是例外。营销是把价格卖出去,学会卖价格才领悟了营销的真谛。大众对于价格的“常识”,恰恰是营销专业角度的误区。欢迎搜索微信号“liulangzhe”关注。  低价的无能  无论什么价格,都需要相应的营销活动证明这个价格的合理性、正当性,获得价格认同(是否值这个价钱)。但这恰恰是很多人的认识

4、误区。  很多人理解的是:高价是需要营销活动来支撑的,而低价不需要,因为低价本身就是证明。销售中的“战斗机”搜索“销售”二字关注我们。  我们经常看到,“裸价”上市基本上是失败的。所谓“裸价”,就是价格到底,除此之外,没有营销费用。“裸价”上市的产品,除了上市之初可能在渠道引起一定影响之外,基本上很难在消费者中产生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必须建立在他们对产品的认同基础之上。这种认同源于包装、价格、消费体验(如品尝、试用)、市场推广、品牌传播等。产品上市之后,除了包装和价格的认同之外,其他认同方式都需要一定的营销支持。  价格认同有两个概念:一是价格本身,即价格高低,这种认同不产

5、生购买行为;二是价格与价值的关联,即产品是否值这个价格,这是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低价本身只产生第一种认同,不产生第二种认同。第二种认同是消费体验和市场推广之后所产生的认同。  价格认同不是源于价格本身,而是于证明其价值的营销活动。而营销活动需要营销政策支持,这政策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有人认为,大企业的营销政策好是因为企业资源多,这是误解。初期的政策投入,只不过是资源的预支,不是无偿使用,是要通过预留价格空间和未来的销量偿付的。  正确的价格思维是:新品上市时价格要稍微高一点,然后把利润空间预支出来,用于开展营销活动,以营销活动来支撑消费者对价格的认同。  所谓的营销就是

6、销售价格,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们不能由此推论价格越高越好,而是需要做好价格与营销费用的平衡。因为越是高价,你越是需要投入更大的力度来保障价格认同。第3页  除了那些有战略性成本而产生战略性低价的特例之外,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现象:价格与企业的营销能力成正比。当然,我们很难推测到底这是因为价格低而丧失了营销能力,还是因为营销能力低而不敢定高价。  多数情况下,价格与营销能力两者呈互为因果关系,因为营销能力低,所以不得不定低价;因为价格低,所以缺乏费用支持而表现为营销能力低。  有些企业虽然价格低,但初期的营销活动做得大。在早期,这种做法可能迅速见效,有可能成功。然而现

7、在,市场门槛已经很高,这种“短平快”的打法已经不灵了。  做市场,要求持续投入,没有长期的政策支持是很难的。很多人在竞品短期的低价面前沉不住气,乱了方寸,被诱下水。市场的正常现象却是:低价你方唱罢他登场,而高价者岿然不动。  高价背后的活力  市场活跃度比价格更容易引起消费者关注。低价产品往往是沉默的,高价产品往往是活跃的。  在终端市场,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畅销的产品往往并非价格最低的商品,也不是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商品,而是市场表现最活跃的商品。  在终端市场,存在“品牌相似”现象,即进入终端陈列的品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