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ID:20577850

大小:7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3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_第1页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_第2页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_第3页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_第4页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性诗学是从文化现代性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普遍问题的研究。它以中国现代学为文化理论依托,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审美特征、主导文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形象系统等问题,由此为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一种新的眼光。【关键词】中国现代性诗学;文化现代性;中国现代学;小说;典型;大海;意境  本文的写作与现代性(modernity)问题争鸣和文学理论新趋势探索有某种关系。近年的现代性争鸣往往集中在跨越具体学科的普遍的人文学科领域,即所谓"思想论争"(如"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或者与中国现代

2、文学史相连,形成众说纷纭。但在文学理论领域,它却很少受到关注。我认为,文学理论界以自身独特方式回应思想界和文学史领域的现代性争鸣的时日,应当说已经来到了。至于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或诗学会如何发展,这应是见仁见智的事,人们的选择会各不相同。但我想,无论如何,这种发展首先不应凭空进行,而应当以先前的工作为基础,属于先前工作的逻辑延伸;其次,更需要立足于提出并解决文学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而这一点更为重要。新的理论如果无视已有基础和丧失掉探索新问题的灵性,都将是缺乏生命力的。正是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我对自己过去十年的工

3、作作了简要回顾,试图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推进,这就产生了中国现代性诗学这一构想。这里尝试作一点初步阐述。  1、从修辞论美学到中国现代性诗学在经历十年的艰难摸索后,我近来对于自己已经和正在做的"修辞论美学"工作开始有了一种新的自我反省[1]。我从修辞论美学角度所做的"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中国形象诗学"、"张艺谋神话"、"汉语形象美学"等研究,是要使已有的认识论、体验论和语言论三种美学模式形成一种新的综合,转而致力于个人话语与文化语境之间的互赖关系的分析,即在对具体文本的修辞论阐释中探索中国现代文化问题。这种探索同

4、我近年的中国文化现代性思考和现代性体验研究,已形成一种有意思的交叉,似乎表明我个人的工作已经来到了一个逐渐地明确起来的新的交汇点上。这个逐渐明确的交汇点,可以视为两根线索的交叉:一是中国现代文学阐释,属于文学史阐释;另一是中国文化现代性探索,属于文化阐释。具体地说,这是中国文化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交汇阐释思路,即,既可以由中国文化现代性去阐释中国现代文学,也可以反过来由中国现代文学去阐释中国文化现代性,两者实际上是交汇一体的。这种中国文化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交汇阐释思路,不妨暂且称作中国现代性诗学。这里的"诗学"

5、,取的是不是它的狭义即关于诗歌的学问或理论,而是它的广义用法:关于文学的学问或理论。也就是说,"诗学"在这里就是指文学理论。同时,这里的"诗学"也不是指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我所说的那种"理论的批评化"意义上的理论,即是与具体文本阐释不分离的批评性理论。  如此说来,我所谓中国现代性诗学是从文化现代性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普遍问题的研究,或者说是对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审美或诗学维度的普遍问题的探究。这意味着从文化现代性视角考察现代文学状况,同时,又通过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考察而透视中国文化现代性状况。这必然要求把中国文化现代

6、性与现代文学问题密切联系起来思索。这里虽然可以见出从修辞论美学到中国现代性诗学的转换轨迹,但这种转换却不应被理解为一种断裂,而可以视为一种由先前研究的进展所必然呈现的新的交汇或综合。有关中国现代性诗学的问题很多,这里只是就其中一些问题片断略加描述:它的现代学依据,它有关现代文学的分期、小说文类的地位、大众传播和形象系统的看法。相信中国现代性诗学能够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来一种新眼光,确切点说,或多或少新的眼光。  2、中国现代性诗学的现代学根据从这些年的探索中我认识到,一种诗学理论框架的提出,是不能仅仅以诗学自身为基础

7、的,而是需要一种更宽泛而坚实的地面作依托。如果没有比诗学本身更基本的学术范型作支撑,任何诗学框架都是内在地虚空的,难以支撑时日。如果说,在80年代,一种诗学(或美学)往往要从哲学中寻求支持的话,那么,在目前,随着学术潮流的进展和转变,哲学的作用已逐渐让位于文化理论。文化理论作为有关人们的符号意指系统的学问,应当成为诗学所据以建立的基本范型。在我看来,中国现代性诗学所据以建立的地面,正是一种关于中国文化现代性问题的思考,这就是中国现代学[2]。  中国现代学是关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研究。它的提出首要地是要解决一个疑难:中

8、国文化现代性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如何?确实,不少人以为鸦片战争以来的文化现代性进程才百余年,与几千年文化古典性相比不值一谈,而复兴古典性才是真正重要的。例如,与古典文学的辉煌相比,现代文学被认为无甚美学成就。与这种重古典性轻现代性的偏见不同,中国现代学将大胆而严谨地承认,文化现代性进程不再是中国古典性文化传统的简单继续,而是这种传统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