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

ID:20582248

大小:39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13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_第1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_第2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_第3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_第4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目标导航1.知道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懂得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掌握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4.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案例引入轩轩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大学音乐教师,妈妈是某高级中学的舞蹈教师。由于从小受到较好的薰陶,很小的时候就会弹琴、跳舞、画画、下棋,尤其是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两岁的她就能背唐诗、数数。上幼儿园期间,

2、她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并且不断拿奖。小小年纪的她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大家都认为她是名副其实的“小神童”,长大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的。然而,事情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轩轩上大班时,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轩轩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了,她开始变得不喜欢表现自己,也不怎么听话了,说话、做事开始趋于我行我素。更可怕的是,突然有一天,“小神童”看着妈妈面无表情地说了句:“活着真没有意思!”当时,妈妈吓坏了,年纪这么小的人儿怎么会有这么种念头!曾经一度把孩子视为“天才”的妈妈一时难以接受:我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越来越退步的她就要升小学了,该怎么办呢?面对现在的轩

3、轩,妈妈没了辙。事后,幼儿园老师了解到,轩轩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可就在轩轩4岁时,轩爸轩妈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缝,夫妻俩动不动就把家里弄得人仰马翻。这让夹在中间的轩轩既悲伤又无助。后来,轩轩一直跟着妈妈生活。由于妈妈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教他,原本活泼好学的轩轩开始沉溺于网络游戏,对弹琴、跳舞、画画等爱好失去了兴趣,并且越来越不爱与人说话了,这与四岁前的她,判若两人。轩轩的出生为她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家庭背景,按常理,她应该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可是结果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如此心寒呢?上述案例涉及到的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那么

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本章的学习将带我们一同进入并探索这其中的奥秘。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我们只有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预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专业技术资料...........................................................

5、.............从而更自觉地引导和促进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含义发展是儿童心理成长的核心体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学前儿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学前儿童的心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与发展是逐渐的、连续而有规律的。它不仅包括数量的变化,还包括质的变化;不仅包括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从总体方向上看是进步的、提高的,在心理过程或个性方面,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变化。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一)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我们知道,学前儿

6、童的各种心理活动,在初生的时候并不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如,3—4岁的儿童头脑里还没有建立起数的概念,因此,对数的学习要借助于实物。随着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数和实物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儿童对数和实物之间的联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总之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出现和个性特征形成的次序,都是从无到有,从不齐全到齐全,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2.从笼统到分化学前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弥漫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情绪态度,发展的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确。也可以说,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才逐渐复杂和多样化。例如,婴儿只

7、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4岁时开始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4—5岁时学会辨别近似色,5—6岁才能辨别混合色。又如以儿童的哭闹的目的为例,最初儿童是为寻求生理上的满足或身体不舒服时而哭闹,随着经验的积累,当儿童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会用哭闹的方式对成人提出要求或表示抗议。(二)从具体到抽象学前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单从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比如,他常常认为“儿子”总是

8、小孩,当妈妈告诉他“爸爸是爷爷的儿子”时,他们常常会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大,还是儿子?”整个学前儿童的思维都处于具体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