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夫老师学习——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向雷夫老师学习——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ID:2058616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向雷夫老师学习——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_第1页
向雷夫老师学习——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_第2页
向雷夫老师学习——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向雷夫老师学习——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向雷夫老师学习——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读完这本书,我被一种精神力量震撼着,那便是热爱。对教学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雷夫老师将这种近乎疯狂的热爱转化为每一次教学,每一件小事情,引导学生教会自己对学习、生活和未来的热爱。在这样爱的氛围中,第56号教室不断创造着奇迹。书中处处传递着雷夫老师的教育信念:“要过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25年来,雷夫老师一直在美国洛杉矶霍巴特小学担任五年级教师。该校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而且很多是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国家。除此之外,第56号教室还是一间漏水的教室。硬件不行,软件也不行

2、,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带着他的学生们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所带的五年级学生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个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不仅能全国标准考试中取得高居全美前5%的好成绩,而且在雷夫老师“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引导下,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收获了受用一生的财富——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长大后他们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就读。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奇迹!想想我现在教的学生,同样绝大部分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家长不重视,学生不认真,基础薄弱,英语基础更是无从说起。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常常

3、为了怎么样提高孩子们的成绩而烦恼不已。这样的问题,雷夫老师也同样面临着。可是,他做到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边读边思考着,雷夫老师有哪些做法是可以借鉴学习的呢?一、 道德发展六阶段,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雷夫老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培养孩子品质的美丽路线图,在这六阶段中细致地描写了每一阶段的目标、做法、结果,同时也不断地提出“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就是在这种信念支持下,学生们学会了自律、自尊、自爱。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别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看到雷夫老师的六阶段,我突然顿悟了。为什么我的学生

4、们不肯主动学习?我们在挖空心思变着法子促使和逼迫孩子们自觉地学习,取得好成绩,无论奖赏是学习用品还是减免作业,确实,这样的一些奖赏是良好行为的有力诱因,也确实达到了一定效果,可是这样做,真的是有效学习吗?学生们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为了减免作业而学习,殊不知,这是教育的短视行为。我们忽略了教给学生学到知识本身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雷夫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历史老师让授课的各班比赛,看哪个班的作业完成得最好。胜出的班级在学期末将得到奖赏。他和作业完成得最好的班级聊过以后发现,尽管他们在完成方面和交作业方面做得很好,却对历史的了解极为有限。显然,这位老师已经忘了“历史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

5、品。是的,我也跟这位历史老师一样,也为了上课纪律,作业质量,背书流利这样所谓的“成效“而患了这种“奖赏症候群”。没过关就惩罚,过关了就奖赏。我还停留在第一二阶段!学生做得好,是因为不想惹麻烦或是想要奖赏。我疏忽了“我们要给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想念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最应该的行为,不需要给予奖赏”,这才是真正内化后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才是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好途径,每一阶段正像雷夫老师说的“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是的,我应该在每一次的教学行为中引导我的学生们向更高阶段发展,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二、 以信任取代恐

6、惧,建立宽松的教学环境   雷夫老师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当雷夫老师的学生丽莎忘带了家庭作业时,他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对她说:“我相信你。”并向她提了一个小建议,以后不能乱放东西。我想,当丽莎听到这句话时,心情应该是多么激动。老师居然这么相信我,没有惩罚我!我下次一定不会忘了!正是雷夫老师的这份信任,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丽莎没有忘带作业。试想换做我,我肯定是想着估计学生没有做作业,撒谎说忘记放在家里。打让家长送过来,给学生一个警醒。雷夫老师以信任取代恐惧。他向我们强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

7、信任之上的,而不是畏惧。扪心自问:我们为了维持教学秩序,我们给了学生多少下马威,或让学生罚做卫生,或让学生罚站立,或让学生罚抄课文等等,我们无法不承认,这么做可能有效果,但绝对不是最好的教学。学生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学生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健康发展。雷夫老师提醒着我们,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的忠告呢?面对学生的错误以及不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