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课件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课件

ID:20587573

大小:6.79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8-10-13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课件_第1页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课件_第2页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课件_第3页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课件_第4页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务人员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当前我国医院职业安全的问题医务人员意识淡薄国家缺乏有关规范与指南职业安全尚未列入医院管理用于职业防护的设施装备落后职业安全监管较滞后与不到位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所涉及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物安全2、辐射安全3、化学安全4、物理安全5、生理安全6、心理安全------SARS所引起的反思2003年的SARS引起人们对传染病再次关注,尤其是国人对传染病防治策略的深刻反思。WHO报告,2002.11.1~2003.8.7,全球共报告SARS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死亡率10.88%),引起注意的是,医务人员患病占20%;我国

2、医务人员感染率为18.38%,其中,广东省30%天津市39%北京市25%山西省18%三起SARS实验室感染1、新加坡(2003年9月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在P3实验室同时开展西尼罗病毒与SARS病毒的研究,使一位27岁研究员感染;2、台湾省(2003年12月6日):国防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一名47岁的中校研究员,在P3实验室内清理SARS实验后的废弃物时,未戴手套,因而感染;3、北京市(2004年4月22日):中国CDC病毒所,跨室开展SARS病毒研究,两例显性感染,两例“隐性”感染,出现三代病例。医院内锐器刺伤经血液传播疾病所造成的医院感染常被忽视,甚至未被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

3、所谓经血传播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液,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目前已知的血液为载体的疾病超过20种,但仍有一些尚未确定。危险性大的是HBV、HCV、HIV的感染。医院内锐器刺伤美国CDC报告,每年医务人员被针刺或经皮肤受伤害的达60~80万人。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075人中有866人(80.6%)曾发生过针刺伤,该数据高于美国Homry调查(1983年)的61.1%。这866人在一年内共发生针刺伤3780人次,人均刺伤3.5次,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占60%。医院内锐器刺伤台湾学者对8645

4、名医疗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针头伤和利器伤年发生率分别为1.3次/人和1.2次/人,在所有刺伤中,54.8%的针头已证实被血液污染。美国对703例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调查,100%与感染性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有关,其中95%因利器刺伤所致。医务人员医院内感染美国CDC报道,1985年~2002年底,有139名医务人员可能感染HIV,截止到2002年底美国医务人员已有57人被确证HIV,其中护士24人,因皮肤刺伤而感染的占84%(48人)。医务人员医院内感染丙肝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健康也造成很大威胁,研究表明,最容易被HCV感染的人群是外科医生和护士。通过被空心针刺伤后感染各种疾病的

5、危险大约为:HBV6~30%,如e抗原阳性,感染的机率27~43%。HCV3~10%HIV0.3%另一个伤害是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尤其是被污染HIV的锐器刺伤,多数受伤者会产生悲观情绪,有的甚至因此失去工作,病人感染程度的不确切性及社会的歧视都会增加受伤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锐器伤的预防1.洗手、戴手套;2.对医护人员加强防护知识教育;3.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4.适当增加值班人员;5.提倡使用安全医疗器具;6.注射操作时要保持动作的稳重与准确;7.避免将用过的针头再套回针帽;锐器伤的预防8.不要将注射器传来传去;9.不要弯曲和折断针头;10.在处理之前,不要将针头和注射器分开;11.养

6、成用钳子取污染针头和尖锐物的习惯;12.针头、刀片、缝合针用过后应立即置入坚固、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13.严格做好损伤性与其他医疗垃圾的分类工作。锐器伤的预防近年来,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报道,建议手术室护士传递刀、剪或其他锐利器材时,采用弯盘传递,要求医生将用过的器械放入弯盘中传回。医务人员患者的危险性另一项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感染了经血传播疾病后也可以通过医疗过程传播给病人,1970~1987年美国公开发表文献报道,提示9组病人的HBV感染与被患乙肝的口腔科医生的治疗有关。1990年一名患AIDS的牙医将HIV传播给了6名他治疗过的病人。锐器意外处理方法保持镇静迅速、敏捷

7、地按常规脱去手套接触无损伤的皮肤:用皂液及大量清水洗去血液/体液。(必须用流动的水)利器、针刺意外损伤: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立即把血液从伤口挤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用皂液和清水冲洗,消毒及包扎伤口。眼睛、鼻及口腔的粘膜: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2%~0.5%的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标准预防的概念由于隔离方法多种多样,容易出现混淆而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