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

ID:20587669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_第1页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_第2页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_第3页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_第4页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一概念题1、极点:在进行大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性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发生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感觉,训练不足及体适能状态低的人甚至想继续运动的主客观表现。       2、进入工作状态: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提高过程成为进入工作状态。3、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这些不适感觉就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

2、较好的技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现象叫第二次呼吸。 4、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5、真稳定状态: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6、中枢疲劳:指在从脑到脊髓的运动神经的疲劳。7、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8、假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

3、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这种状态假稳定状态。     9、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身体练习。    10、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11、超量恢复: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中现象称为超量恢复。12、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13、视觉闪光融合阈:当闪光的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觉到是闪光,而感觉到的是一个完全稳定和连续的光点,这种现象称之为视觉闪光融合阈。14

4、、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的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15、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之为恢复过程。二、是非判断题(F)1、准备活动是正式比赛或训练前所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学原理是:准备活动提高了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在内脏器官机能很高的状态下进行正式比赛或训练,内脏机能动员更快。准备活动还具有调整赛前状态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等重要作用。(F)2、运动过程中,极点的

5、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稳定状态的开始。(F)3、运动中若出现了第二次呼吸,则表明机体进入了稳定状态。(F)4、在周期性运动项目中,运动强度越大,极点出现越早,且越明显。(T)5、比赛规模越大,赛前机能反应越大,越临近比赛,机能反应也越明显。(F)6、肌肉工作的性质对进入工作状态需要时间长短没有什么影响。(F)7、“第二次呼吸”出现时,躯体性和植物性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不一定恢复。(F)8、准备活动的效果主要决定于准备活动的强度和量,与正式运动之间的间隔时间长短无关。(F)9、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出现“极点”意味着运动员产生了疲劳。(F)10、进入工作状态时间

6、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内脏器官和肌肉的生理惰性。(T)11、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是决定进入工作状态时间的长短主要因素。(F)12、运动员在疲劳尚未消除的基础上再进行训练就可以达到超量恢复。(F)13、进入工作状态时间的长短与工作性质、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年龄及当时的功能状态有关。(F)14、“极点”的出现,是由于运动开始后,神经系统的功能水平与肌肉活动的强度不相称,这时氧供应不足造成的。(T)15、“极点”反应的强弱和“第二次呼吸”出现的早晚,与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强度、训练水平和赛前的机能状态等因素有关。(T)16、在中长跑运动中,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

7、点出现越早,极点反应也越明显,极点的消失也越迟。(F)17、赛前状态是发生在正式比赛前,人体技能变化的现象,赛前状态对提高运动能力和获得较好成绩总是有积极意义的。(T)18、赛前状态是一种自然条件反射,(F)19、人体的生理惰性主要表现在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反射活动和运动器官的惰性上。(F)20、人体的躯体性机能惰性大于植物性机能惰性。(F)21、有训练者在800米跑比赛结束后的血乳酸水平高于无训练者或训练不足者。(F)22、运动性疲劳的“突变”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一般是在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减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急骤的能力上升阶段,以避免能量贮备的进一步

8、下降。(F)23、在练习或训练的恢复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