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动物学绪论

01动物学绪论

ID:20587698

大小:184.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13

01动物学绪论_第1页
01动物学绪论_第2页
01动物学绪论_第3页
01动物学绪论_第4页
01动物学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01动物学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动物学绪论第一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第二节动物学及其分科第三节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第四节动物学发展简史第五节动物学的研究方法第六节动物分类的知识第一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自然界的物质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前者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繁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等生命现象。因此,生物世界也称生命世界。生物的种类繁多,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目前已鉴定的约200万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发现的种还会逐年增加,有人估计,约有2000万~5000万种有待发现和命名。为了研究、利用如此

2、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人们将其分门别类系统整理,分为若干不同的界。1.两界系统在林奈时代,对生物主要以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特征来区分,林奈(CarlvonLinné,1735)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明确提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这一系统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仍为多数教材所采用。2.三界系统显微镜广泛使用后,发现许多单细胞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如眼虫等),这种中间类型的生物是进化的证据,却是分类的难题,因而霍格(J.Hogg,1860)和赫克(E.H.Haeckel,1866)将原生生物(包括细菌、藻类、真

3、菌和原生动物)另立为界,提出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的三界系统,这一观点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开始流行,并被一些教科书采用。3.四界系统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学家有可能揭示细菌、蓝藻细胞的细微结构,并发现与其他生物有显著的不同,于是提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概念。考柏兰(H.F.Copeland,1938)将原核生物另立为一界,提出了四界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包括单胞藻、简单的多细胞藻类、粘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后生植物界和后生动物界。3.五界系统随着电镜技术的完善和广泛应用以及生化知识

4、的积累,将原核生物立为一界的见解,获得了普遍的接受,成为现代生物系统分类的基础。1969年惠特克(R.H.Whittaker)又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了五界系统,他将真菌从植物界中分出另立为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这一系统逐渐被广泛采用,直到90年代有些教材仍在沿用。4.六界系统五界系统没有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我国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1979)提出3个总界六界系统,即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和蓝藻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动

5、物界)5.不同的六界系统近年(2003)有学者提出不同的六界系统:真细菌界古细菌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7.八界系统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古真核生物界----古真核生物超界原生生物界藻界真菌界后真核生物超界植物界动物界第二节动物学及其分科11.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而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第二节动物学及其分科2动物学按其研究对象划分,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原生动物学、寄生动物学、软体动物学、甲壳动物学、蛛形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哺

6、乳动物学等。按研究重点和服务范畴又可分为理论动物学、应用动物学、医用动物学、资源动物学、畜牧学、桑蚕学、水产学等。第二节动物学及其分科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第三节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在医药卫生方面动物学及其许多分支学科在工业工程方面许多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动物界在当代工业工程技术方面应用的仿生学,也离不开动物科学的研究第四节动物学发展简史一、西方动物学的发展二、我国动物学的发展第五节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

7、物学是对动物界客观存在的概括,因此在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时,必须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整体的观念出发,以对立统一的规律来看待动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动物的过去与现在。感性是理性的源泉,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现象问题,要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通过抽象的概括,方能真正理解。所以从事动物学研究,必须多方面接触自然与实际,丰富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整理和概括,提高到理性阶段,把最本质的问题揭露出来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一、描述法二、比较法三、实验法以上是几种常常用来研究动物的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最重要的还是

8、忠于事实准确认真,思考周密精细,记载详明。将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归纳,作出科学的解释,把最本质的问题揭示出来。第六节动物分类的知识动物分类的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动物学必需的基础。任何领域的科学研究,包括宏观的、微观的以及与农林牧渔等有关领域,都首先需要正确地鉴定判明研究材料或对象是哪一个物种,否则,再高水平的研究,也会失去其客观性、对比性、重复性和科学价值。恩格斯曾指出:没有物种概念,整个科学便都没有了。科学的一切部门都需要物种概念作为基础,他在这里列举了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