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ID:20595541

大小:17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4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_第1页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_第2页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_第3页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_第4页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2005-2010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0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05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其中:1:经常项目顺差明显扩大,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34%。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有所下降,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下降43%。3: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达到8189亿美元。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06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

2、5%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88亿美元,收益顺差118亿美元,增长11%;经常转移顺差292亿美元,增长1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4%。其中,直接投资顺差603亿美元,下降11%;证券投资逆差676亿美元,增长12.7倍;其他投资顺差133亿美元,上年为逆差40亿美元。200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其中:经常

3、项目顺差继续扩大,由上年的2533亿美元增加到3718亿美元,已连续六年呈现较快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大幅增长,由上年的67亿美元增加到735亿美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5282亿美元。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5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增幅较2007年回落25个百分点,与同期GDP之比为105%,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增长15%,增幅较上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

4、0亿美元,下降74%,2007年为增长近10倍。200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9460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4178亿美元,比2007年少增441亿美元。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2008年为增长1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6倍,2008年为下降74%。剔除汇率、价格等的影响,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398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减少17%。其中,外汇储备交易变动3821亿美元,特别

5、提款权和货币黄金合计增加160亿美元。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10年,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较2009年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2009年为下降4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2010年,剔除汇率、资产价格等估值因素影响,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4717亿美元,较2009年新增额扩大18%。其中,外汇储备增加469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增加22亿美元。

6、中国2005到2010年经常项目汇总 单位:亿万美元从经常项目差额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在2005-2009年持续维持经常项目顺差。2005-2007年的增速明显。2005-2008总差额中经常项目所占的比例也在迅速的增加。至08年底,经常项目顺差占了总顺差额的96%。2008年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10年比2009年的增速加大。中国2005-2010年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汇总表单位:亿万元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一直呈现波动变化。且随着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的扩大,使得我国资本与金融项

7、目顺差在总差额中占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至08年,我国的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仅占总顺差的4%。我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中,金融项目的顺差占了绝大部分,而金融账户的顺差主要是由直接投资的顺差引起的。在07年则有了巨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外国对华投资的显著增加。08年外资对华投资仍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增速明显减缓,2009年到2010看增速明显加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