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沪科版必修2《研究功与功率》word学案

2013沪科版必修2《研究功与功率》word学案

ID:20597254

大小:1.3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4

2013沪科版必修2《研究功与功率》word学案_第1页
2013沪科版必修2《研究功与功率》word学案_第2页
2013沪科版必修2《研究功与功率》word学案_第3页
2013沪科版必修2《研究功与功率》word学案_第4页
2013沪科版必修2《研究功与功率》word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沪科版必修2《研究功与功率》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3.3研究功与功率【学习目标】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2、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3、知道功的原理。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4、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并应用解决机车牵引力问题。【学习重点】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2.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3.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学习解决机车牵引力问题。【学习难点】1.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2.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学习解决机车牵引力问题。【基本知识点】一

2、、功的概念的探究1.我们已经知道: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位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所以力对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要发生位移。2.功的计算公式:(1)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我们已经会计算做功的值。公式是,其含义是力的大小与位移大小的乘积。F2F1a2F1s(2)如果力F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s方向夹a角,做功的值应如何计算?方法探究:我们利用力的分解和已有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推导探究:如图物体在力F作用下,从位置1移至位置2,发生位移s,F与s夹a角

3、。我们把F分解在沿位移s的方向和垂直于位移s的方向上。得到分力F1和F2,根据合力的概念可以知道:合力做的功应该等于两个分力做功的代数和。设分力做功分别为W1、W2,所以有显然有W1=F1s=Fcosa·s,W2=0(F2与s垂直,根据做功的概念可知F2不做功)所以(3)我们就把公式作为较为普遍的功的计算公式。其中F、s、α确切的分别是:F:力的大小。s:位移的大小。a: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4)公式表述: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5)功是个标量,没有方向。在国际单

4、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国际符号J。3.讨论:(1)若a=0,则W=Fs,且W>0,因为cosa=1。这正是我们初中学过的公式。(2)若00,因为cosa>0。(3)若a=,W=0,因为cosa=0。即F不做功。(4)若

5、体动能的变化,即末动能减初动能。若W=0则Ek2-Ek1=0,即Ek2=Ek1,含义是物体动能不变。若W>0则Ek2-Ek1>0,即Ek2>Ek1,含义是物体动能增大。若W<0则Ek2-Ek1<0,即Ek2

6、可以这样理解:力对物体做正功,就意味着这个力是动力。做功的过程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动能,而且做多少功动能就增加多少;力对物体做负功,就意味着这个力是阻力。做功的过程把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而且做多少负功,动能就减少多少;还可以得到结论:功是能量转化的标志和量度。三、功的原理与做功的效率1.功的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用用功和无用功:在使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用用功,对人们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无用功。做功过程中,可能既有用用功,也有无用功,把用用功与无用功之和成为总功。3.机械效率:把用

7、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公式为η=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无用功,因此,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四、研究功率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力或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功W跟做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功率。公式是。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主单位是瓦特,简称瓦,国际符号W;1W=1J/s,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3.力、速度跟功率之间的关系:公式推导:设力F为恒力,且与位移方向(也就是速度方向)夹角a不变,则所以意义理解:对恒力、匀速运动的情况而言,此式对某过程成立,瞬时也成立

8、。如果是变力或变速运动,则上式只具有瞬时意义:即在任何一个时刻上式都成立,P代表瞬时功率F和v表示该时刻的力的大小、速度的大小,a表示这时力F与速度v的夹角。在实际中非常有用的一个公式:牵引力总是与机车运动的方向相同,所以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与牵引力、机车速度之间的关系为:如果牵引力是恒力,机车做匀速运动,此式对某过程成立,瞬时也成立。如果牵引力是变力,机车做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