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常春藤叶》教案1

《最后常春藤叶》教案1

ID:20602851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最后常春藤叶》教案1_第1页
《最后常春藤叶》教案1_第2页
《最后常春藤叶》教案1_第3页
《最后常春藤叶》教案1_第4页
《最后常春藤叶》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后常春藤叶》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最后的常春藤叶备课人:孙伏解[备课时间]:11月6日[上课时间]:11月日[教学目的]: 1.  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2.  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3.  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4.  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总结字音、字形、字义一、导语设计利用“情景创设法”,多媒体播放《正大综艺》主题曲《爱》:“爱是love,爱是爱心爱

2、是love…..爱能带给你快乐和健康……”生命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是何其重要,而爱,则是生命中最为温情的存在状态。珍爱生命的人是值得褒奖的,而那些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在关爱着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性光芒的最伟大的赞美诗。今天,就让我们随美国作家欧·亨利走进他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去瞻仰这样一位“生命的歌者”,在感动中接受灵魂的洗礼,精神的升华。二、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

3、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5)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4、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三、整体感知:1、请学生速读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明确: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2、再跳读课文,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明确: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整个故事发生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在四天里第二天早晨:

5、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四、文本研读1、探讨: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可能会认为:琼珊:故事是围绕她展开的,她目睹那不落的最后一片叶子,最终康复,通过她说明生命要充满期待,要依靠自己的主题。苏艾:琼珊病了,是她照顾,琼珊绝望,是她想方设法拖延,并把情况告诉了贝尔曼主题是歌颂她宝贵的友情。贝尔曼:最后一片叶子是他画在墙上的,是他拯救了琼珊,主题是歌颂他舍己救人的品德。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

6、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52、分析贝尔曼的形象一一投出思考题,让学生分析讨论,互相补充,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思考一:文中几次写到贝尔曼?分别是怎样写的?贝尔曼第一次正面描写:第30节,请一学生齐读,其余学生画出描写贝尔曼外貌、性格、处境的句子,概括其形象。——外表丑陋,性格暴躁,生活窘迫,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失意的老画家第二次正面描写:语言描写让学生读相关语句分析第32节: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第33节“可怜的琼删”“可恶的叶子”第35节(见文中)——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第三次侧面描写:第52节医生说:“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第

7、55节最后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师巧妙过渡:第55节最后写到:“那是贝尔曼的杰作”是不是杰作?为什么?思考二: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他的杰作?学生讨论回答: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思考三:既然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为什么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1)使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