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

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

ID:2060756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_第1页
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_第2页
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_第3页
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_第4页
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批评有法:一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  摘要:教师要学会批评,科学地运用批评这一手段去教育学生。教师批评要做到:第一,实事求是,对症下药;第二,侧重引导,灵活转化;第三,说服为主,攻心为上;第四,尊重学生,言语由衷;第五,不抱成见,控制情绪。关键词:思想教育;批评艺术;科学方法:G427:A:1992-7711(2013)05-009-1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批评看作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良药,科学地运用批评这一手段去教育学生,要学会批评,也就是掌握批评的艺术。教师和学生发生冲突,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缺乏批评教育人的艺术与水平。一、实事求是,对症下药通常,批评是要在事情发生之后。教师一定要

2、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如果仅凭表面现象和片面之辞,枉下结论,这样的批评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记得我小时候,一天早晨去田里砍猪草,扭伤了脚,结果上学迟到了。还没来得及解释,便被正在上课的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地赶出了教室。一气之下背着书包回家打算辍学,若不是校长及时到家做思想工作,也许我初中都不能毕业了。由于教师不明真相、不了解事实就严厉地批评学生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不胜枚举。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教师才不致于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

3、标。不要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二、侧重引导,灵活转化个别教师总是喜欢把批评的重点放在错在什么地方,而未指明正确的做法是怎样。如果学生听了教师的批评并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改进,教师的批评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批评收不到积极的效果。真正懂得批评的人侧重引导,侧重正而不是误。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自己出现的问题或错误,明确自己改进的方向。如果学生能主动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就不需要再批评学生了,而是应该给予其关心和体贴,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有了正确的

4、心理反应,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教师的指点并积极付诸于行动,改掉了错误的行为习惯,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赞许,恰当地给予表扬,批评转化为表扬,更能达到批评的最佳效果。三、说服为主,攻心为上批评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教师要从关爱学生的目的出发,对学生和蔼可亲,语气温和;平等商讨,消除对抗;正确引导,多加鼓励;注意语言分寸,留有余地;换位思考,切忌讽刺挖苦,枉下结论。我们要把批评化作暖流,选择批评的场合,心里避免在公开场合下批评学生,更不能当众揭短,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无地自容。我们可以在真诚的交谈中批评学生。不妨在发现学生错误的时候去接

5、近他,跟他个别交谈,用实实在在的话去打动他。让他自己意识到错误的危害;或利用适当的时间,找几个同学以聊天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错误,于有意无意间让学生在内心里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学生就会与老师和谐相处,就会积极主动地克服自己的特点,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至更好地配合老师搞好班级工作。四、尊重学生,言语由衷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要想批评取得实效,就绝不能与人的自尊相对抗。时刻要记住,批评学生的目的是把学生拉回正确的航向上来,而不是要去贬低学生的尊严。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批评时语言难听,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学生也许会针对那些刺耳的字眼辩驳起来或耿耿于怀,而忽视老师本来要

6、批评修正的那件事,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明,用词得当,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着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五、不抱成见,控制情绪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这矛盾不是双方个人的矛盾,而是教育与被教育的矛盾,因而教师不能把学生的错误看做是让学生生了气,给自己丢了脸

7、。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成见,从而主观上认定这样的学生是很差的学生,产生厌恶感。于是在批评的时候,就有可能带上自己的某些感情,表现出某种片面性,或是有些言过其实。实际上,即使是教师无意中这样做了,学生也会认为你在挑剔他,与他过不去。他就会伤心或自卑,也就不再信任老师了。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们,时常都在评价他们自己的老师,而对老师的每一次批评尤为注意。他们不喜欢老师在批评的时候说你总是怎样怎样,你又如何如何,你真是什么什么,你太那个那个等一些感情有些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