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观察描述(1)

沉积岩观察描述(1)

ID:20613133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沉积岩观察描述(1)_第1页
沉积岩观察描述(1)_第2页
沉积岩观察描述(1)_第3页
沉积岩观察描述(1)_第4页
资源描述:

《沉积岩观察描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沉积岩的观察2009.03.15一砾(角砾)岩1.颜色。①应描述岩石整体的颜色,若碎屑与填隙物颜色不均匀时,将岩石标本置于距眼睛0.5m以远处,观察描述其整体颜色。②分别描述新鲜面与风化面的颜色。2.砾石。应逐项观察描述下列内容:①砾石的组成。注意砾石常为岩石碎屑,由单矿物组成的砾石一般较少,且多为细小的砾石。②粒度(或称砾径)。指砾石长轴(A轴)的大小。应从平均砾径和砾径范围两个方面描述。③分选性。指砾石大小相对集中的程度。④磨圆度。以大部分砾石所具有的圆度为准,必要时可作粗略统计,如次圆状约60%,次棱角状约40%,圆状约10%。

2、⑤观察砾石的形状(扁平状、球状、条带状等)。若以扁平状砾石为主,应注意砾石是否呈定向排列。3.填隙物。指砾石之间的杂基(粘土和粉砂)或胶结物。若填隙物为胶结物,则须进一步判断其化学成分。常见胶结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识别方法如下:硅质:矿物成分主要为玉髓和自生石英。一般色较浅,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钙质: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硬度较小,加稀盐酸剧烈起泡。铁质:矿物成分多为赤铁矿(风化后成褐铁矿)。常呈红、黄、紫、褐等色调。填隙物为杂基,则应确定其支撑类型(颗粒支撑、杂基支撑);填隙物为胶结物,应确定其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4.

3、结构。均为砾(角砾)状结构。可根据砾石的大不作进一步划分,如中砾砾状结构、中-细砾砾状结构。5.构造。砾岩中常见的原生沉积物构造为叠互状构造。如果砾石或颜色分布较均匀,可称之为块状构造。6.命名。一般原则为:颜色+砾石大小+砾石成分+基本名(砾石或角砾岩)。如:灰白色中粗砾石英岩质砾岩;深灰色中-细砾复成成砾岩。7.描述举例(砾岩):颜色:浅灰色。砾石:砾石成分以白云岩为主,灰白色,粉末加稀盐酸起泡;次为硅质岩,深灰-黑色,致密坚硬。白云岩砾石以次圆状为主,硅质岩砾石以次棱角状为主。砾径最大20mm,最小2mm,以10-15mm为主。

4、大小不均匀,分选中-差。砾石表面具明显的红色氧化圈。填隙物:浅灰色,加稀盐酸剧烈起泡,为钙质胶结物。胶结类型为基底式,胶结紧密。结构:中-细砾砾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命名:浅灰色中-细砾复成分砾岩。**注意事项1.描述砾岩时应注意砾石成分、大小、含量、磨圆度以及胶结物,胶结物中往往有中细砂粒。注意胶结方式。4二、砂岩1.颜色。注意事项同砾岩。2.碎屑成分。常见的组成砂粒的矿物碎屑是石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和白云母。组成砂粒的岩屑多为颗粒细小或隐晶质的岩石,其岩性的准确鉴定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常见的岩屑成分有燧石岩、石英岩、板岩、千枚

5、岩、熔结凝灰岩等。在砂粒成分鉴定出来以后,应进一步描述其粒度、分选性、磨圆度(参考砾石的描述)。对各成分砂粒的百分含量做出统计。3.填隙物。填隙物种类的确定和支撑(胶结)类型的描述参考砾岩部分。4.结构。砂状结构。根据砂粒大小进一步划分,如中-细粒砂状结构。5.构造。注意观察描述砂岩中的各种沉积构造(层理、层面构造)。6.命名。①根据砂粒的成分组成(石英、长石、岩屑的含量百分比),在砂岩三角分类图上投影定出砂岩的基本名。②结合颜色、粒度作综合命名。一般原则:颜色+粒度+基本名(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等)。如: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

6、7.描述举例(砂岩):颜色:肉红色。碎屑: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粗粒(0.5-2mm);次圆状-次棱角状;含量约60%。钾长石,肉红色,玻璃光泽,完全解理;中-粗粒(0.25-2mm);含量约30%;次圆状为主。白云母,白色鳞片状;少量。填隙物:粘土和铁质。胶结紧密。孔隙式胶结。结构:中-粗粒砂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命名:肉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注意事项.砂岩的胶结物主要有硅质、铁质和钙质以及粘土胶结。注意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中石英、长石和岩屑的含量三、粉砂岩1.颜色。填隙物的观察描述同砂岩。2.粉砂岩中碎屑成分以石

7、英、白云母为主,长石、岩屑较少,暗色矿物含量较多。因悬浮搬运,分选较好、磨圆较差(次棱角状、棱角状为主)。3.结构为粉砂结构。按砂粒进一步分为粗粉砂结构和细粉砂结构。4.构造。水平层理、对称波痕等沉积构造较常见。5.综合命名原则:颜色+填隙物成分+粒度+粉砂岩。如:灰绿色泥质粉砂岩。6.描述举例(粉砂岩):颜色:风化面土黄色,新鲜面灰绿色。碎屑: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含量约60%。长石,已风化成白色高岭石粉末;含量约30%。白云母,细小鳞片状;平行层面排列。填隙物:粘土为主,少量铁质。结构:粗粉砂结构。构造:水平层理明显。命名:灰

8、绿色泥质粗粉砂岩。4四、粘土岩1.颜色。注意观察新鲜面和风化面、干燥和潮湿颜色的差别。2.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还有少量陆源碎屑矿物和自生非粘土矿物。粘土矿物的类型肉眼难以鉴别;常见的陆源碎屑为粉砂和砂;常见的非粘土矿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