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doc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doc

ID:20619963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4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doc_第1页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doc_第2页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doc_第3页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doc_第4页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和建议摘要:关于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的道德思考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垃圾围城”的现状、影响与危害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指出耍在国家重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道德实践活动有序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培养生态道德观念、深刻改造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以人类的全方位道德建设,从我做起,共同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关键词:垃圾分类道德习惯科学发展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51-03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2、高,人们也大量地消耗资源、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生活垃圾总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环境灾难。一、“垃圾围城”现状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各地“垃圾围城”问题非常严重,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各种垃圾所包围。其中1/4己无填埋堆放场地。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上海市日产垃圾2万吨,无锡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超过3千吨,我国垃圾产量将以每年8%至10%的速度增长,已位于世界高产国前列,增长率居世界首位二、影响与危害1.污染自然环境。我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巨大,且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不仅影响环境景观,

3、更污染了与我们生命戚戚相关的自然环境。(1)污染土壤。生活垃圾腐烂后,会产生酸碱有机污染物,特别是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砷、铜、铬、汞等进入土壤,会和土壤中的物质形成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并存的剧毒污染源,严重辐射土壤,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农作物减产等。(2)污染水源。生活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而且很难得到治理。(3)污染大气。生活垃

4、圾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垃圾焚烧时,会A大气屮排放大量颗粒物、酸性气体,未燃尽的废物、重金属与微量冇机化合物等冇害物质。2.危害人类健康。生活垃圾不仅含有病源微生物,还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成为传染疾病的根源,对百姓的健康构成严重烕胁。在中国南方,气候温暖潮湿,垃圾的有机腐化物达80%,垃圾腐烂速度快,?8滤液多,危害更严重。现在很多城市都被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垃圾填埋场所包围,这些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都造成了无可弥

5、补的损害,全世界每6分钟确诊一例癌症。1.浪费可回收资源。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多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个,垃圾的成分中,有32%为生物垃圾,18%为塑料垃圾,8%为纸垃圾,4%为纺织品,3%为金属,1.5%为玻璃制品,这些占总量三分之二以上的垃圾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2.滋生火灾隐患。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填埋后其中的有机成分在地下厌氧的环境下将会分解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造成重大损失。3.造成社会矛盾。作为目前国内最为传统也最为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一一填埋,即将遭遇

6、无处可埋的困境,更隐性也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过去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认识和措施不到位,许多只是经过简单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填埋场,不仅成为让周边居民不敢开窗的臭气來源,更成为次生污染的发源地。政府规划兴建垃圾焚烧厂,就因为遭到周边居民强烈抵制而停止,一个个为解决民生后顾之忧而建的垃圾焚烧厂、垃圾生化处理厂,却在各地普遍遭遇尴尬,人人都离不开、但人人都不想要的“邻避效应”,己经成为破解当前垃圾围城困局的最大障碍。在垃圾焚烧厂纷纷上马的同时,由此产生的争论、纠纷甚至冲突,也从来没冇停止过,冇的甚至演化成为群体性事件。三、原因分析1.国家缺

7、乏垃圾分类回收强制性的立法规定。垃圾污染现象之所以越来越严重,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制度性规定没有足够的威慑力。综观我国现有的法律,像《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多以防治污染为目的;各地涉及到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也偏重于垃圾的淸扫、收集、运输、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而极少涉及到垃圾的分类回收。仅有的几条规定也是鼓励性的、倡导性的,仅仅停留在原则上而缺乏可操作性。总体上看,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立法基木上处于起步阶段,一个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体系亟待建立。1.

8、政府部门生态道德责任履行不力。(1)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社会性认识不足,惯用行政手段,从宣传教育到硬件设施配置再到监督考核等均采用单一的行政力量,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缺乏持久性和生命力。(2)收集处置设施和能力滞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